用数珠韵赠湜长老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凋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作品评述

《用数珠韵赠湜长老》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凋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诗意:
这首诗以数珠的韵律向湜长老致敬。诗中表达了苏轼对湜长老的敬仰之情,并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对时代、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心境,以及对湜长老的推崇,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意象表达了对湜长老的赞美和自身的反思。诗句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典故,给诗词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诗中提到了“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表达了湜长老的高尚品德和对道义的坚守。叔宝是指叔宝担任宰相时,嗣宗对他的赞赏和信任。苏轼通过这一典故,将湜长老的高尚品质与自己的崇敬之情相结合。

其次,诗中描绘了苏轼自己的境遇和心境。他称自己为“东坡”(指自己的字号),表示自己过着悠闲的生活,但也随着时光的流转而经历各种变化。他提到南迁的虞山和扫地的冯衍,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

接着,诗中以佛教的意象和典故来表达对湜长老的推崇。将湜长老比作手持数珠的古佛,意味着他的智慧和博大胸怀。而“诸方皆席卷”则暗指湜长老广泛而深入的学识和渊博的见解。

最后,诗中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他提到了“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但也表达了对长者智慧和生命力的敬仰。诗人以自己弹丸般的诗作来自比,表示即使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充满力量和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湜长老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给作品增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苏轼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冰衔常凭麽,雪鬓转皤然。一然差堪喜,诗多似去年。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俗情如絮已泥沾,因病偷闲意属厌。鹏鷃相安无可笑,熊鱼自古不容兼。灰藏榾柮多时暖,雪压蔓菁满意甜。温饱闭门吾事办,异时书判指如签。

压塍霜稻报丰年,镰响枷鸣野日天。辅郡不知为水耨,楚农新教命家田。

朏晨争举,天宗礼辟。夜典凉秋,阴明湛夕。

次谦终以巽,九卦至三陈。圣人有忧患,何况是凡人。

秀骨青松不老,新词玉佩相磨。灵槎准拟泛银河。剩摘天星几个。奠枕楼东风月,驻春亭上笙歌。留君一醉意如何。金印明年斗大。

公诗沧海生明月,草木光辉涯不竭。仆如拙匠运斧斤,颜汗淋漓指流血。心知短绠难汲深,拱把之木无繁队。风雅堕地几千祀,牢落荒林鸣络纬。眼明纸上走虬龙,古锦囊中新奏功。搜奇往往魑魁泣,穷高不碍天门重。鹏飞羊角三万里,笔势翩翩有如此。渠侬辟易虎负嵎,公独从容禹行水。

堂堂不语望夫君,四畔无家石作邻。蝉鬓一梳千岁髻,蛾眉长扫万年春。雪为轻粉凭风拂,霞作胭脂使日匀。莫道面前无宝鉴,月来山下照夫人。

青青千里乱春袍,宿两催红出小桃。回首北城无限思,日酣川净野云高。

子陵溪水千年绿,犹忆登临日暮时。子去定能寻胜概,书来当复慰相思。简编有味宁论晚,得失从渠莫自疑。也学迂疎教似舅,不应空赋渭阳诗。

绿波风驶引征帆,九万扶摇入羽翰。诗句最怜云不定,宦情况与月同寒。襟期莫作别时恶,出处须留晚岁看。漫道江东怀李白,清才应合在金銮。

林塘过雨不胜秋,万盖跳珠写碧流。倚槛孤吟天欲暮,更穿芒屩上方舟。

回车在门前,欲上心更悲。路傍见花发,似妾初嫁时。养蚕已成茧,织素犹在机。新人应笑此,何如画蛾眉。昨日惜红颜,今日畏老迟。良媒去不远,此恨今告谁。

公馀闲步山阴寺,小阁临崖面竹开。我欲放怀□□□,故乡消息未曾来。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种药幽人事,还披木草经。出川抛旧翠,过雨有新青。术受壶中秘,方传肘后灵。不辞勤服饵,为变发星星。

虚馆怯朝寒,幽寒不可续。展转复展转,万感起心曲。世涂嗟枘凿,亲养悲风木。悔往舌噬脐,念来弓拟鹄。悠悠穹壤间,方寸浪驰逐。西山有仙子,胸次湛寒玉。何年白鹤归,就我云边宿。挽衣起凝睇,飞鸥下平绿。

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昨日君恩悞赐环,归肠一夜绕锺山。虽然眷恋明时禄,羞见琅邪有邴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