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珠韵赠湜长老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凋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作品评述

《用数珠韵赠湜长老》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
东坡但熟睡,一夕一展转。
南迁昔虞翻,却扫今冯衍。
古佛既手提,诸方皆席卷。
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
和我弹丸诗,百发亦百反。
耆年日凋丧,但有犊角茧。
时来窥方丈,共笑虎毛浅。

诗意:
这首诗以数珠的韵律向湜长老致敬。诗中表达了苏轼对湜长老的敬仰之情,并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对时代、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境遇和心境,以及对湜长老的推崇,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深刻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写作手法和意象表达了对湜长老的赞美和自身的反思。诗句中使用了一些意象和典故,给诗词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首先,诗中提到了“嗣宗虽不言,叔宝犹理遣”,表达了湜长老的高尚品德和对道义的坚守。叔宝是指叔宝担任宰相时,嗣宗对他的赞赏和信任。苏轼通过这一典故,将湜长老的高尚品质与自己的崇敬之情相结合。

其次,诗中描绘了苏轼自己的境遇和心境。他称自己为“东坡”(指自己的字号),表示自己过着悠闲的生活,但也随着时光的流转而经历各种变化。他提到南迁的虞山和扫地的冯衍,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

接着,诗中以佛教的意象和典故来表达对湜长老的推崇。将湜长老比作手持数珠的古佛,意味着他的智慧和博大胸怀。而“诸方皆席卷”则暗指湜长老广泛而深入的学识和渊博的见解。

最后,诗中表达了苏轼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他提到了“当年清隐老,鹤瘦龟不喘”,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但也表达了对长者智慧和生命力的敬仰。诗人以自己弹丸般的诗作来自比,表示即使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充满力量和深意。

整首诗通过对湜长老的赞美,以及对自身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思想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给作品增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苏轼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手捻香笺忆小莲。欲将遗恨倩谁传。归来独卧逍遥夜,梦里相逢酩酊天。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十里荷花带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应舞徹霓裳曲,宫女三千下广寒。

秣马践古辙,经术导先路。士要人品高,与俗殊好恶。忮心虿尾毒,褊心螳臂怒。唾面令自乾,吾今仍非故。

春梦是耶蜚,终惭恋禄微。整冠骑马出,欹枕听鸡回。食蘖风霜入,还丹志愿违。未能忘习气,安得寸心灰。

寒生雁背天将雪,冷入鱼腮水欲冰。钓艇归来江路暝,舟人分火点渔灯。

万山皆拱揖,蹲俯若臣邻。初到最高处,谁为第一人。自惊浑俗骨,或涌半天身。初夏犹深雪,难忘数饮醇。

放出一头地,出墙梢更新。傍人为称屈,素志肯求伸。苦节变甘节,曲身成直身。青霄看直上,莫忘手援人。

去年三客赋茶蘼,忽见新花发故枝。省到死生离合处,春风消得几相思。

往来几兴亡,古今一天地。而人生其中,云胡不自贵。渺予寸心孤,浩发千载喟。残夜抱遗编,青灯照无寐。怀人月千里,开门秋一林。徘徊不得寐,对此石上琴。山水有真领,寥寥本无音。寄语子钟子,须知琴外心。

眼里铅华今日见,胸中冰炭几时除。欲知老子消怀处,静夜青灯一卷书。

黄蕊封金,素英缕玉,此花端为君开。五云深处,昨夜见三台。天相勋门庆胄,嫖姚後,重产英材。蝉宫客,胸中万卷,荷橐久徘徊……。

汉家官兵名羽林,臂膺走马长楸阴。选填并隶光禄籍,宿卫日费司农金。遥闻虏骑前犯塞,六部良家人不耐。黄须儿战邺下次军,白袍兵劫花门寨。义军转阃无已时,就令虏得名王归。封侯起第豢醲赏,仍是汉殿前孤儿。

念念欲归未得,迢迢此去何求。都缘一点在心头。忘了霜朝雪后。要见有时有梦,相思无处无愁。小窗若得再绸缪。应记如今时候。

竹醉人还醉,蚕眠我亦眠。

城东行遍却城西,欲问梅花乞一枝,雪糁久团霜後朵,嗔人频看故开迟。

六户虚通路不迷,太阳影里不当机。纵横妙展无私化,恰恰行从鸟道归。

鸟道寒藤结,洞门苍藓深。楼台在山畔,松桧出云心。土暖春长在,峰高月易沉。羽衣祠太乙,香冷石坛阴。

一溪高占翠嶙间,终日寒泉自往还。要看仪仪同类舞,惜乎不接凤凰山。

满池荷叶动秋风。

初疑石壁无行路,已转方知透碧霄。茶鼎快烹泉窦月,酒杯低吸海门潮。乾坤浩荡乡心远,岁月苍忙客鬓凋。欲约洪崖同一笑,满山竹□自萧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