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
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
其後有李宽,鸡鹄非同音。
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作品评述

《和陶读《山海经》》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蜀士李八百,穴居吴山阴。
默坐但形语,从者纷如林。
其后有李宽,鸡鹄非同音。
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轼与陶渊明对《山海经》的共同阅读为背景,表达了对人与书的关系、言辞之辩、真实与虚伪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和李八百的对话展开,他们都是蜀地的士人,却在吴地(指苏州)穴居。他们默默地坐在一起,表情动作寡言,但跟随他们的学生却多如林木般众多。接着,诗中出现了另一个人物李宽,与鸡鹄(指李八百)的发音不同。这里可以理解为李宽对《山海经》的解读与李八百有所不同,暗示了对知识的多元解释和言辞的多样性。

接下来,诗中提到口耳固多伪,识真要在心。这句话强调了言辞的虚假和真实的辨识。在阅读《山海经》这样的古籍时,口耳所得到的信息可能会有许多虚假的成分,因此要通过内心的真实感悟来鉴别和识别。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苏轼与李八百阅读《山海经》的场景,以及引入李宽的对比,展现了对言辞和知识的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真实和虚伪的关注,强调了内心的洞察和辨识力在阅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平生诗作祟,肠肚困藿食。使我忘归忧,亦自得诗力。绝知是余蔽,且复求今日。不如付杯酒,一笑万事毕。毛颖仅升堂,麯生真入室。

漏尽钟鸣有夜行,几人故里得归耕?摧伤自喜消前业,疾恙天教学养生。邻曲新传秧马式,房栊静听纬车声。芋魁菰首君无笑,老子看来是大烹。

往事挽不回,新愁扒不去。秋叶既辞柯,滋荣春复吐。榆年逝如流,颜色宁反古。展书圣贤对,援琴儿女语。抚时耿予怀,聊以释百虑。余生欲何为,将随草木腐。

春风浩浩,春雨绵绵。花凝晓露,柳带寒烟。造化无作而作,万法不然而然。达磨九年空面壁,善财走得脚皮穿。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戏选婵娟结伴来,画桥低处侧鸾钗。娲簧静试醒忪响,鲁酒聊倾旷荡怀。万事亦须从使便,百年无过任天排。怜君近许同心友,分取湖光到竹斋。

岘首何人碑,行客独垂泪。

先发看红梅。青玉一枝红类吐。粉颊愁寒,浓与胭脂傅。辨杏猜桃君莫误。天姿不到风尘处。云破月来花下住。要伴佳人,弄影参差舞。只有暗香穿绣户。昭华一曲惊吹去。

文武承邦式,风云感国祯。王师亲赋政,庙略久论兵。汉主知三杰,周官统六卿。四方分阃受,千里坐谋成。介胄辞前殿,壶觞宿左营。赏延颁赐重,宸赠出车荣。龙武三军气,鱼铃五校名。郊云驻旌羽,边吹引金钲。训旅方称德,安人更克贞。伫看铭石罢,同听凯歌声。

万里云萍一酉阳,便将和气压荒凉。挽回梅萼依明烛,管领椒花入寿觞。笑里不知熊轼重,醉馀犹记博山香。只因腊雪成佳集,等到春来味更长。

携手登山处,山高风露寒。共来岩壑里,别去海云端。意重言难足,更深语未阑。相期最高处,志见两俱安。

怅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露桃宫里小腰枝,眉眼细,鬓云垂,惟有多情宋玉知。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犹未醒。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绣衾香冷懒重熏,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梦觉云屏依旧空,

忆昔观光际,温颜获屡亲。奖提烦叔父,驽蹇负前人。幸会逢今日,飘飘愧此身。捧觞陪子侄,深觉仲容贫。

寻山人罗秀,旋结草堂居。花露生瓶水,松风落架书。闻猿得句后,见月出行初。此夕云林下,无因梦使车。

叶公好画龙,龙固不可晤。安知下其室,惊骇暗楹雾。昭王亦贸骨,冀以得马故。相者竞举肥,终然驹远去。

夕云敛中天,月出万象正。九野声影消,平湖湛寒镜。惊风着露草,栖萤光不定。尝新感时物,金气飒已应。扶羸卷前幔,销肌怯虚静。忧来复就枕,萧条发孤咏。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群龙在职,振鹭盈朝。丰金辉首,珮玉鸣腰。青蒲翼翼,丹地翘翘。歌云佐汉,捧日匡尧。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元戎择佐奏肤公,君以宗英在选中。紫气发硎光射斗,碧油草檄令飞风。莫嫌假手事权小,行拜真王位望穹。老我相期犹远大,朱虚要立万年功。

元侯重寄贞师律,三郡四封今静谧。丹毂常思阙下来,紫泥忽自天中出。军装喜气倍趋程,千骑鸣珂入凤城。周王致理称申甫,今日贤臣见明主。拜恩稽首纷无已,凝旒前席皇情喜。逢时自是山出云,献可还同石投水。昔岁褒衣梁甫吟,当时已有致君心。专城一鼓妖氛静,拥旆十年天泽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