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曾无疑校勘

诗到黄初字永和,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学士来儒馆,更欠山人拜谏坡。
四库旧书存有几,五朝遗老苦无多。
传闻将讲临雍礼,小驻骊驹白玉珂。

作品评述

《答曾无疑校勘》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答复曾无疑的校勘
诗到黄初字永和,
半生西望遡明河。
已招学士来儒馆,
更欠山人拜谏坡。
四库旧书存有几,
五朝遗老苦无多。
传闻将讲临雍礼,
小驻骊驹白玉珂。

诗意: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给曾无疑的回复,表达了他在文化、学术方面的思考和感慨。诗中提到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学术场景,展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学者的尊重。

赏析:
诗的开篇描述了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黄初指的是黄初年间,字永和则是诗人自己的字。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半生以来一直向西望,思念着明河,表达了对故乡和往事的思念之情。

第三、四句中,诗人表示已经招募了学士来到儒馆,这显示了他对学术的重视和对学者的呼唤。然而,他也感到遗憾,因为尚欠缺山人前来谏诤的益友。这里的山人可能指的是有见识和才华的朋友,诗人渴望他们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批评和建议。

下一部分提到了四库旧书,指的是四库全书,这是一部宏大的文献汇编,收录了各个学科的重要著作。诗人谈及四库旧书存有几,暗示他对于古籍的珍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的思考。

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了五朝遗老,指的是五代时期的知名文人学者,表达了对他们辛苦传承文化的敬意。诗人传闻将要讲授临雍礼,临雍是一个重要的学术场所,礼指的是儒家的礼仪文化。最后一句则描写了一个小驻地,马匹骊驹,鞍上摆放着白玉珂,可能是指作者在学术交流中所使用的文房四宝。

整首诗词通过对学术、文化和历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学者和文化传承的敬重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和知识的渴望。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近听脑中童子语,旧看心叶玉皇经。木公考课巡三岛,白帝传觞宴百灵。有骨凌云周外界,无才佞世冒天刑。吾将力挽长杨断,讲座时开笑口馨。

千岁蟾蜍犹得仙,百年枸杞足延命。也须点铁自成金,未信磨砖能作镜。

泽国瞻遗庙,云韶仰旧名。一隅连障影,千仞落泉声。老狖寻危栋,秋蛇束画楹。路长资税驾,岁俭绝丰盛。默默虽难测,昭昭本至平。岂知迁去客,自有复来兵。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近兼闻顺动,敢复怨徂征。日出天须霁,风休海自清。肺肠无处说,一为启聪明。

一棒打破生死窟,当时凡圣绝行踪。返笑赵州心不歇,老来犹自走西东。

清明池馆晴还雨,绿涨溶溶。花里游蜂。宿粉栖香锦绣中。玉箫声断人何处,依旧春风。万点愁红。乱逐烟波总向东。

黯春阴,收灯後,寂寞几帘户。一片花飞,人驾彩云去。应是蛛网金徽,拍天寒水,恨声断、孤鸿洛浦。对君诉。团扇轻委桃花,流红为谁赋。□□□□,从今醉何处。可怜憔悴文园,曲屏春到,断肠句、落梅愁雨。

扶病索清荫,循林步幽霏。花拈勃姑饭,草拾虾蟆衣。良药觞手是,壮容转头非。易补天上漏,难驻人间晖。寒暑递流斡,悲乐相因依。功名少终吉,富贵多危机。李泌语欲咽,屈平志空违。不如满引酒,举世知我希。

篇章虽漫往,悃愊讵能通。待子应无恙,临池定有功。绮疏群木杪,倒影乱流中。何日陪康乐,登临兴未穷。

长城窟,长城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赖得秦家筑城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城变作望乡堆。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山中思归乐,尽作思归鸣。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我虽失乡去,我无失乡情。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君看赵工部,八十

微生叹数奇,衰疾久见面。遥闻乡大夫,今日潘怀县。列宿罗胸中,可但书万卷。抚宇究衷曲,诛求无俗见。已多钟子知,且上北面荐。顾以疾自歉,往见身如绊。缅想沧浪台,吏退足清燕。诗坛建旗鼓,来往纷俊彦。未修维梓敬,徒起临渊羡。邂逅得披承,英风起衰懦。靦颜谢不敏,多言

八荒去求仁,名山在吾西。云石长挂眼,云何不攀跻。攀跻有何求,林木心所约会。欣欣岂在目,昔有秦隐君。隐君天上去,尚有姓名留。想当嘉遁时,煮茗日唱酬。唱酬者为谁,曰惟姜欧阳。於昭忠与义,追琢而成章。成章匪摛藻,一字不出山。最后有致光,亦复兹盘桓。盘桓尚如昨,人

暮尘飘尽客愁长,来叩禅关月满廊。宋玉逢秋空雪涕,净名无地可容床。高云覆槛千岩树,疏磬含风一夜霜。回首故园红叶外,只将多病告医王。

朱骑传红烛,天厨赐近臣。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更调金鼎膳,还暖玉堂人。灼灼千门晓,辉辉万井春。应怜萤聚夜,瞻望及东邻。

长松。之风。如公。肯余从。山中。人心与吾兮谁问。湛湛千里之江。上有枫。噫,送子东。望君之门兮九重。女无悦己,谁适为容。不龟手药,或一朝兮取封。昔与游兮皆童。我独穷兮今翁。一鱼兮一龙。劳心兮忡忡。噫,命与时逢。子取之食兮万锺。

祗为分尤辍近臣,不应持久费经纶。暂来制阃无多日,归去朝天及早春。红旆绿油生羽翼,落霞秋水动精神。行行但说长安近,辜负攀留几许人。

羸骖驱野岸,山远路盘盘。清露月华晓,碧江星影寒。离群徒长泣,去国自加餐。霄汉宁无旧,相哀自语端。

老见千花眼便昏,忆梅长为赋招魂。只今身住西湖上,不羡淮南岭上村。

榴皮不见烟火语,雋咏坡仙三和馀。从此留芳应未歇,斓斑藓壁可无书。

甲子循环幸一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