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二首)

北出长城古塞边,荒松落日少人烟。
隔河又是河西地,过得敦煌是酒泉。

作品评述

《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二首)》是明代诗人郑居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洪武癸亥以公事出会宁北境(二首)》

北出长城古塞边,
荒松落日少人烟。
隔河又是河西地,
过得敦煌是酒泉。

译文:
离开长城的边陲,
荒凉的松树下夕阳稀。
河流将两地分隔,
经过敦煌即至酒泉。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郑居贞离开长城边界,前往会宁北境的旅程。诗人行至北方,景色荒凉,古塞的边境少有人烟。诗中提到的河流将两地隔开,而敦煌和酒泉则是河西地区的两个重要地方。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地域之间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边境地区的思绪和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郑居贞的旅程和所见所闻。首句“北出长城古塞边”,通过“长城古塞”一词,展现了北方边境的壮丽和历史沧桑感。接着,诗人运用“荒松落日少人烟”这一景象,加强了北方边境的荒凉和寂静。第三句“隔河又是河西地”,通过河流的分隔,暗示了地域之间的差异和边境的特殊性。最后一句“过得敦煌是酒泉”,通过提到敦煌和酒泉这两个著名的地方,展示了诗人的旅行途中的变化和历程。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篇幅勾勒出北方边境的景色和氛围,通过对地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旅行心情和对边境地区的思索。诗人以自然景色和地理特征为线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人事的变迁,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对边境地区的向往和思考。

诗词推荐

如是国清寺,宜乎天下闻。水声常夜雨,山气即朝云。今古三贤隐,仙凡两路分。唐人书画在,明日更殷勤。

花近清明晚风寒。锦幄兽香残。醺醺醉里,匆匆相见,重听哀弹。春情入指莺声碎,危柱不胜弦。十分得意,一场轻梦,淡月阑干。

邻曲子严伯昌,尝以《黑漆弩》侑酒。省郎仲先谓余曰:“词虽佳,曲名似未雅。若就以‘江南烟雨’目之何如?”予曰:“昔东坡作《念奴》曲,后人爱之,易其名为《酹江月》,其谁曰不然?”仲先因请余效颦。遂追赋《游金山寺》一阕,倚其声而歌之。昔汉儒家畜声伎,唐人例有音学

美酒浓馨客要沽,门深谁敢强提壶。苟非贤主询贤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目昏数日不观书,闭眼无言意自如。忽笑子綦云丧我,仰天何事尚长吁。

维师尚父,四覆分封。灵神峻密,祀事寅恭。萧芗祗荐,飚驭排空。如嵊如式,福禄来崇。

一片两片雪纷纷,三杯五杯酒醺醺。此时情状不可论,直疑天在才絪纭。

原下相逢便别离,蝉鸣关路使回时。过淮渐有悬帆兴,到越应将坠叶期。城上秋山生菊早,驿西寒渡落潮迟。已曾几遍随旌旆,去谒荒郊大禹祠。

云天羃羃漏微光,疏懒惟添睡思长。枕上隔篱闻鸟语,半残春梦更悠扬。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碧穗吹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老子生来世法疏,白头思欲把犁锄。摩挲此腹空无物,侥幸虚名愧有馀。憔悴不堪渔父笑,寒温无益贵人书。诗家幸有严华谷,襟谊犹能眷眷予。

雨添春水漫,溪上鳜鱼肥。月出僧因过,船归鹊正飞。

年年看月茅檐下,今岁堂成月正圆。自笑吾人强分别,不应此月倍婵娟。虚窗每怯高风度,碧瓦频惊急雨悬。七十老翁浑未惯,安居始觉贵公贤。

叠浪一滩翻积雪,连峰千里送青螺。微王建国犹来古,山锁丛祠暝色多。

敕书来自九重天,宝墨琳琅色尚鲜。移怪岩间枯树子,和根植向鹫峰巅。

爱山端有素,拘俗亦可怜。昨守当少郡,不识隐静山。羡师来又去,愧我复何言。尚期无久住,归送我残年。

拂拭尘埃艺靡它,象中系外得婆娑。何人为我易弟子,泪落一朝翻九河。

爱与陈玄酷作绿,余波染指黑烂班。呼童汲水无来底,自掬垂檐一滴悭。

半晴半雨半暄凉,拖带春光未要忙。为报州家兼县里,五乡改作万花乡。

文章声价有东坡,岁晚亲逢春梦婆。一闻千悟无余事,背负大瓢还唱歌。惜哉龙眠不好事,不为写东坡海外郊行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