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皎然的《哀教》
拼音和注音
běn shī bù dé yǐ , qiáng wèi wǒ zhù s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著书:撰写著作。
不得:1.不可能;不允许。2.得不到;找不到。
不得已:(形)无可奈何;不能不如此:万~|实在~,只好亲自去一趟。
本师:犹祖师。所从受业的老师。佛教徒对释迦如来的尊称,意为根本的教师。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原诗
本师不得已,强为我著书。知尽百虑遣,名存万象拘。如何工言子,终日论虚无。伊人独冥冥,时人以为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