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理问王叔明

金汤回首是耶非,不用千年感令威。
富贵向人谈往梦,干戈当自息危机。
雄风豪雨将春去,剩水残山送客归。
闻说清溪黄鹤在,鹤边仍有钓鱼矶。

作品评述

《送理问王叔明》是元代杨维桢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汤回首是耶非,
不用千年感令威。
富贵向人谈往梦,
干戈当自息危机。
雄风豪雨将春去,
剩水残山送客归。
闻说清溪黄鹤在,
鹤边仍有钓鱼矶。

诗意和赏析:
《送理问王叔明》以金汤(指古代帝王的权力)为引子,表达了对权势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金汤的威严回顾起来并不真实,不需要经过千年的时间来感受其威力。他认为富贵之人谈论往事的梦想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自己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调适。他呼吁结束战争和危机,让干戈停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诗中描绘了雄风和豪雨的春天逝去的景象,寥寥残水和残山送行客人归去。这种景象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变迁的感慨。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他听说清溪边上还有黄鹤,而鹤边依然有人在钓鱼。这似乎暗示了自然界的恢弘和人们对平凡生活的追求,与世事变迁形成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权势、富贵、战争和自然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虚妄世俗的冷眼和对自然平凡之美的赞美。它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远离纷扰的人生态度,并呼吁社会和谐与稳定。

诗词推荐

碧峰横倚白云端,隋氏真人化迹残。翠柏不凋龙骨瘦,石泉犹在镜光寒。

幽慵不觉耗年光,犀柄金徽乱一床。野客共为赊酒计,家人同作借书忙。园蔬预遣分僧料,廪粟先教算鹤粮。无限高情好风月,不妨犹得事吾王。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我闻大梵天,擎跨鸡孔雀。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仕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

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屈指论前事,停鞭惜旧游。帝乡那可忘,旅馆日堪愁。谁念无知己,年年睢水流。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漫悔懊。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向道。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

成王小心似文武,周召何妨略不同。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

见说南来处,苍梧指桂林。过秋天更暖,边海日长阴。巴路缘云出,蛮乡入洞深。信回人自老,梦到月应沈。碧水通春色,青山寄远心。炎方难久客,为尔一沾襟。

风后轩皇佐,云峰谢客居。承恩来翠岭,缔赏出丹除。飞盖松溪寂,清笳玉洞虚。窥岩详雾豹,过水略泉鱼。乡入无何有,时还上古初。伊皋羞过狭,魏丙服粗疏。白雪缘情降,青霞落卷舒。多惭郎署在,辄继国风馀。

危楼愁独倚。

亲戚富贵合,贱贫宜见疏。独君从远道,为我枉高车。相得未逾月,薄言还故庐。风霜正凄暮,临别尚踌躇。

笔架三峰插碧虚,午来倒影落平湖。凭高最好供吟笑,宜入王维画里图。

帐前斫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若使曹公忠汉室,周郎争敢破王师。

道人活计若虚空,应物无心世岂同。假立化城标宝所,暂时指客怀寰中。

圆月又中秋。南海西头。蛮云瘴雨晚难收。北客相逢弹泪坐,合恨分愁。无酒可销忧。但说皇州。天家宫阙酒家楼。今夜只应清汴水,呜咽东流。

点缀秋光野景妍,侵寻暝色莽无边。犹看矮屋衔残照,渐送疏林没晚烟。眺远浑疑天拍地,追欢端欲日如年。义山此意吾能会,不适驱车一惘然。

不能骑马趁朝班,自跨黄牛扣竹关。无德可称徒富贵,有钱难买是清闲。人行踯躅红边路,日落秭归啼处山。遥望蓬莱在何许,扶桑东畔白云间。

石上叶生青凤尾,阶前花开黄鹄觜。美人弄水百花池,水洒花枝双蝶飞。

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若於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老来百计总无成,当路时官懒问名。国事只将心事比,今人难作古人评。苍头笑我樽无佐,白发欺人镊又生。惟有建溪知客意,过滩时作不平鸣。

院寒青霭正沈沈,霜栈干鸣入古林。数叶贝书松火暗,一声金磬桧烟深。陶潜见社无妨醉,殷浩谭经不废吟。何事欲攀尘外契,除君皆有利名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