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仲勉子文?此诗为黄庭坚作?

雨昏南浦曾相对,雪满荆州喜再逢。
有子才如不羁马,知君心似后凋松。
闲看书册应多味,老傍人门想更慵。
何日晴轩观笔砚,一杯相属更従容。

作品评述

诗词:《赠仲勉子文》(此诗为黄庭坚作)

雨昏南浦曾相对,
雪满荆州喜再逢。
有子才如不羁马,
知君心似后凋松。
闲看书册应多味,
老傍人门想更慵。
何日晴轩观笔砚,
一杯相属更从容。

中文译文:

雨昏时,曾在南浦相会,
雪满荆州,喜庆再相逢。
你有像不羁的马一样的才华,
我知道你的心境像逐渐凋落的松树。
闲暇时阅读书籍应该多有滋味,
老去时仍依靠友人门想起更慵懒的日子。
不知何日能在晴朗的书房一同观笔砚,
举杯相邀更加从容自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黄庭坚的赠诗。诗中描绘了两位友人在不同的时节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彼此才华的赞赏。

诗的第一句“雨昏南浦曾相对”描述了两人曾在南浦雨中相遇过,这是一种情感的回忆和回顾。而第二句“雪满荆州喜再逢”则表达了他们在荆州雪景之下再次相逢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比喻表达了对黄庭坚才华的赞赏。他将黄庭坚的才华比作不羁的马,形容其才情豪放不羁。而“知君心似后凋松”则是在形容黄庭坚的心情,暗示他的心境像凋落的松树一样,或许是指黄庭坚在官场中的苦闷和失望。

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对友情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他提到阅读书籍的乐趣,并表示希望在老去时能够依靠友人的陪伴过更加慵懒自在的生活。最后两句诗则是表达了他希望能够和黄庭坚共同在晴朗的书房里观赏文房四宝,举杯畅谈,彼此从容自在。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苏轼对黄庭坚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诗情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青山白云,红尘闹市,见成公案,理当即行。为什么不知有,公验分明。

弱柳含风拂路隅,一尊话别意踌蹰。相看未了百年事,有约无忘千里书。到手功名还漫浪,褆身德业念居诸。原君一语勤相赠,拜赐从今傥不虚。

禄儿射火烧九天,鬼手不扑神听旃。群庸仰口不肯唾,反出长喙嘘之燃。睢阳城穷缩死鳖,危系一发悬九渊。巡瞠睨远两眦拆,怒嚼齿碎须张肩。恨身不毛剑无翼,不能飞去残贼咽。翁躯腥刀子磔俎,日嚼血肉犹经年。霁云东攘两臂去,西来才有九指还。胸中慎气吐不散,去随箭入浮屠砖。

当年计过之,今日事难随。天命不我佑,云山聊自怡。无何缘淡薄,遂得造希夷。却欲嗤真宰,劳劳应不知。

归客爱鸣榔,南征忆旧乡。江山追宋玉,云雨忆荆王。醉里宜城近,歌中郢路长。怜君从此去,日夕望三湘。

访政鸣尧鼓,旌贤走汉轮。帝方惊主父,人已芦平津。笔落三千健,恩颁尺一新。归来前席问,荣路迩严宸。

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汀草畔,浦花旁。静鸣榔。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脱发纷满梳,衰颜不堪照。百年忽已半,去日如过烧。平生功名心,上马无燕赵。尔来阅世故,万事惊错料。岂无旧朋俦,联翩半廊庙。谁能伴此老,泝峡听猿叫。锦城得数公,意气如再少。偷闲访野寺,系马追一笑。新糟厌玉狸,畏酒亦复釂。古殿鼪鼯豪,坏壁冠佩肖。摩挲宋公诗,句法

幸拜恩纶强自宽,穷居寒土忝微官。风霜迢递逾千里,晨夕间关历万端。一片山城常寂寞,几宵灯火忆团栾。当年别后伤心处,极目君峰草木寒。

一合乾坤罗万象,中有连天云锦帐。分光日月两轮间,聚荫神仙十洲上。盘缃错缥天上无,若为云锦如许都。娲皇链石补天了,倥偬不及收其余。织女得之资以幻,手与目谋生灿烂。使君寄下召还祥,令尹收为公退玩。登临辄玩罢辄忘,令尹胸中自含章。制锦犹余五色线,归朝可补尧衣裳。

天上瑶池覆五云,玉麟金凤好为群。不须更饮人间水,直是清流也汗君。

至乐存要眇,失易求之难。昔从周道衰,畴人旷其官。声律久无师,文字多缺漫。仁皇闵崩坏,广庭集危冠。纷纭门笔舌,异论谁能殚。或欲徇陈迹,竅厚潜锼剜。或欲立私意,妄取旧史刊。古今互龃龉,大抵皆欺谰。景仁信其说,墨守不可干。贱子欲面从,谁与换胆肝。必求此议决,深谷

三分春色,更消得风雨,几番零落。年少不来春老去,空负省薇阶药。燕子飞忙,杜鹃啼杀,总为谁悲乐。临春结绮,旧家何处楼阁。一任年去年来,怅歌阑舞断,尘生帘幕。千古雷塘浑一梦,人世到头俱错。百岁心期,一春光景,付与闲杯酌。青蛇犹在,莫教雷雨飞却。

美箭出东南,之子裒然秀。绰绰令兄弟,茂器偕年就。九流无近讨,六艺乃遐究。诏书求异等,二惠兹来观。牍均方朔多,辐比吾丘凑。蹀足蚁封场,刷羽桐花囿。孤音或少和,至宝不期售。肇允褰褐衣,薄言返岩窦。江皋看鱼乐,山径怀雉嗅。无忽豫章材,行参柏梁构。

垂杨袅袅腰肢软。寒溪练练琉璃浅。短艇卧吹风。生涯一叶中。五湖须径去。何用若耶女。烟雨暝沙汀。花香唤酒醒。

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年龄过八十,久已办一棺。结庐十余间,著身如海宽。此外皆长物,简去心始安。称意多怒嗔,易可出艰难。我无狐白裘,短褐亦御寒。

石枕空蝴蝶,山窗足杜鹃。春深方沃若,人意自翛然。衰老难为别,留连未肯眠。灯花知我意,今夜大如钱。

名缰相引,别离登州。远来积石时秋。司判美任,止是一载因由。才到瓜期相逼,岂都无、行色忧愁。叹往复,是八千馀里,毕竟何求。好学渊明解职,效海蟾纳印,慷慨云游。相继神翁决裂,物外真修。保养先天之物,运自然、火锻丹丘。功行满,驾祥云,趋赴瀛洲。

河南有归客,江风绕行襟。送君无尘听,舞鹤清瑟音。菱蔓缀楚棹,日华正嵩岑。如何谢文学,还起会云吟。

有赫刘公,心在王室。气吞强敌,忠贯日月。九鼎既沦,四溟荡潏。公如山岳,万仞屹屹。富贵莫诱,威武莫屈。仗节而死,无愧委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