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霜阁

修竹萧萧三两竿,公余时得静中看。
何须更避人间暑,满腹冰霜六月寒。

作品评述

《凝霜阁》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廱。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修竹幽静的地方,远离尘嚣,凝视竹林,感受到了夏日的清凉。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修竹萧萧三两竿,
公余时得静中看。
何须更避人间暑,
满腹冰霜六月寒。

这首诗词的意境旨在表达作者逃离尘嚣,寻求宁静的心境。首句中的“修竹萧萧三两竿”描绘了竹林的景象,修竹茂密,竹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接着,作者说“公余时得静中看”,表示他闲暇之余可以在这个幽静的地方静心观赏。第三句“何须更避人间暑”表达了作者不再需要躲避人世间的炎热与喧嚣,因为他已经找到了一片清凉的天地。最后一句“满腹冰霜六月寒”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冷静与宁静,即使在炎炎夏日的六月,他仍然感受到冰霜的寒冷。

这首诗词通过对竹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与清凉的追求。作者选择修竹作为诗中的意象,竹子生长在清凉的环境中,象征着宁静与纯洁。通过与竹子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尘嚣世俗的厌倦,以及对自然清凉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塑造了一幅寂静宜人的画面,给人以心灵上的抚慰和启迪。

这首诗词的赏析价值在于其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繁杂世事的厌倦。它通过描绘竹林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凉宁静的境界,引发人们对心灵的反思。诗中的意象生动具体,语言简练,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读者可以通过欣赏这首诗词,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能在忙碌喧嚣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丝宁静和慰藉。

诗词推荐

龙池宫里上皇时,罗衫宝带香风吹。满朝豪士今已尽,欲话旧游人不知。白沙亭上逢吴叟,爱客脱衣且沽酒。问之执戟亦先朝,零落难艰却负樵。亲观文物蒙雨露,见我昔年侍丹霄。冬狩春祠无一事,欢游洽宴多颁赐。尝陪月夕竹宫斋,每返温泉灞陵醉。星岁再周十二辰,尔来不语今为君。

薰殿午风清,金盘满贮冰。愿言均此施,四海涤烦蒸。

逦迤前冈压后冈,鸟鸣山馆客思乡。孤村树色昏残雨,满耳蛙声正夕阳。对酒已成千里客,怀人空结九回肠。平生忧患谙偿遍,乃避红尘是所长。

连岁羌酋不荷戈,今年禊饮喜如何。中兴乐事虽无象,甲子先同晋永和。

偶扶藜杖过傍村,却倚禅床坐小轩。日落鸦栖津树暗,人归鹤踏钓船翻。挽弓从笑识丁字,刺绣终胜倚市门。羹芋一杯吾自饱,诸儿强为置盘餮。

幽居古垣下,共彼佳树阴。里邻岂无好,念子是同心。芳英带露折,清樽向月斟。欲往寻遗躅,荒园春草深。

黄妳能生睡,朱弦孰写忧。客居兹已病,归去合成谋。华岳虽遥吏,陶窗得素求。小舟何日具,湖水正漫洲。

老鸡拥肿不良行,将旦犹能效一鸣。碓下糠粞幸不乏,何妨相倚过余生。

瘦马频嘶灞水寒,灞南高处望长安。何人更结王生袜,此客虚弹贡氏冠。江上蟹螯沙渺渺,坞中蜗壳雪漫漫。旧交已变新知少,却伴渔郎把钓竿。

平生肮脏孰如君,破屋荒山饭煮芹。不寐耿怀留落月,有时扶杖看浮云。严平推测归前定,原宪家风饫旧闻。欲挽鲋鱼气力,须知予是故将军。

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到阙不沾新雨露,还家空带旧风尘。杂花飞尽柳阴阴,官路逶迤绿草深。对酒已成千里客,望山空寄两乡心。出关愁暮一沾裳,满野蓬生古战场。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谁怜苦志已三冬,却欲躬耕学老农。流水白云寻不尽,期君何处得相逢。

凄凄风露交,落叶满长陌。荆扉昼常闭,寂寂无行迹。东方有一士,素袍深可惜。时复墟曲中,载醪祛所惑。遥遥至南荆,此士再难得。

苍生一一共胞胎,日夜无端心上来。半月骄阳四更雨,豳风夏校梦初回。

故故催诗衬雨篷,悠悠破梦隔云钟。遥看渔火两三点,已过暮山千万峰。老矣自应埋病骨,归哉莫念抗尘容。停桡小住青枫岸,吴市高人傥可逢?

树头啼鸟唤眠觉,无数柳绵飞入袍。乱花绕屋水光动,碧虹漏窗春日高。乳雀趁飞玉蛱蝶,娇鸦啄落金樱桃。倚栏正欲破閒闷,听得酒声鸣小槽。

凤实落嶙峋,蟠根出俗尘。子多将尽夏,花晚不争春。上苑空枝後,荒岩满树新。鸟含红映嘴,猿饱渍流唇。溪寺初供佛,山斋已待宾。升筵参李柰,入市附樵薪。叶衬青舒槲,笼擎绿透筠。泻盘能宛转,就酒益甘辛。致养侔怀橘,投试等献芹。齿酸虽欲罢,喉渴尚宜频。溉水应无主,驱禽

天学修心,人学修身。身安心乐,乃是天人。天之与人,相去不远。不知者多,知之者鲜。身主于人,心主于天。心既不乐,身何由安。

多病卧江干,过尽春花秋叶。又见横斜疏影,弄阶前明月。呼儿取酒据胡床,尚喜知时节。宜与老夫情厚,有鬓边残雪。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