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十月见梅一点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作品评述

《丁未十月见梅一点》是宋代诗人陈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清一点玉,枯枝绝鲜鲜。
历历霜林奇,未省有此妍。
雅如哲君子,觉在群蒙先。
揭之几案上,使我心洒然。

诗意:
这一点清澈如玉的梅花,孤寂地开在干枯的枝条上,显得特别鲜艳。它在冰冷的霜林中显得格外奇异,不知觉地迷住了人们的眼睛。它的雅致如同哲学家般的君子,比其他花朵更早地降临人间。它被揭示在案几上,使我内心感到宁静和舒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十月时节看到一点梅花的情景,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欣赏和感叹。

首先,诗中以清澈如玉来形容梅花,用清澈的形象传达了梅花的纯洁和高尚。接着,作者用"枯枝绝鲜鲜"的描写,将梅花的鲜艳与干燥的枯枝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梅花的孤芳自赏之态。

其次,作者以"历历霜林奇"来形容梅花在寒冷的霜林中的独特之美。梅花在冰冷的环境下绽放,显得格外奇异,给人以一种清新、高洁的感觉。这种形象的描绘同时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赞叹之情。

然后,作者将梅花的雅致比作哲学家般的君子,并强调梅花的早开于其他花朵之前,显示出梅花的高洁品质和先知先觉之性。这种比喻使得梅花具有了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一种花卉的形象,而是寄托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推崇。

最后,梅花被揭示在案几上,给作者带来了心灵的宁静和洒脱。这个场景使得整首诗在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余,也表达了作者在欣赏梅花时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舒畅。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美的赞美和对高尚品质的推崇。同时,通过与枯枝、霜林等元素的对比,使梅花的美更加鲜明突出。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写意,展示了宋代诗人陈淳的才华和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

作者介绍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干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诗词推荐

鼻息齁齁尽日眠,从他儿辈竞嘲边。那么问对成中说,自得逍遥喜风篇。雪里书来檐噪鹊,灯前诗就鼎凝烟。中郎去后人难继,漫诧柯亭富笛椽。

夜来白凤下天潢,幻得人间玉样光。万里园林变春景,几家篱客失秋香。黄紬歌枕水为骨,纸帐吟梅铁作肠。争似城南老夫妇,地炉相对拥蒲穰。

豁净虚通入觉场,体前一段本来光。孤禅恰恰如担板,默照明明似面墙。秋光芦华两岸雪,夜寒桂月一船霜。迢迢象外行归路,雁字低低正夕阳。

一轮红日倚青山,只在湖光数里间。听得画船入说道,钱塘门到夜深关。

春候半寒温,维舟淮上村。长林补山豁,青草际潮痕。久厌浮家役,重招去国魂。禅房欲舒写,烟雨促黄昏。

孝祖淳熙极盛时,此泉曾发蜀江湄。绣衣酷吏虽湮塞,难掩公朝赐石碑。

当年二老叹云云,犹喜坡翁返故乡。展卷如今但陈迹,丘原无复起苏黄。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判袂四十日,望君君不来。过门先问讯,立马屡徘徊。正坐牵归梦,无缘把别杯。鹤山果西去,会面更悠哉。

霜朝马蹄无纤埃,锦城城西江之隈。金兰合沓俱朋来,白沙鳞鳞江水洄。梅花傍江高崔嵬,人言犹是王建栽。豪华过眼浮云哉,飞英送香来酒杯。酒酣疾呼竹篱开,走寻屋角如龙梅。梅龙虽多此其魁,睡龙屈盘肘承胲。风皴雨散封苍苔,孙枝迸出谁胚胎。天公抚摩春为回,慎勿变化随风雷,

邪法如冰霜,正道若太阳。杲日丽天无不照,冰霜仁消洋。佛说三乘十二部,会来只是一医方。长年有病不寻药,五千余卷枉施张。魔王眷属成群队,朝夕巴歌作道场。唯有普庵真实要,同音异口赞吾皇。稽首摩耶大肚皮,无忧树下手攀枝。母子至今无觅处,落花啼鸟示全机。

有利无利,不离行市,张公吃酒李公醉。伸脚打睡有来由,才放醒醒成忌讳。非不非,是不是。遇贵即贱,遇贱即贵。狸奴白牯念摩诃,祖师不会西来意。

黄昏蝙蝠飞,空堂蟋蟀吟。相对语未阑,不觉更漏侵。呼童持短檠,注以兰膏深。皎皎见寒光,良宵惬予心。

门掩黄昏,画堂人寂,暮雨乍收残暑。帘卷疏星门户悄,隐隐严城钟鼓。空街烟暝半开,斜日朦胧,银河澄淡风凄楚。还是凤楼人远,桃源无路。惆怅夜久星繁,碧空望断,玉箫声在何处。念谁伴、茜裙翠袖,共携手、瑶台归去。对修竹、森森院宇。曲屏香暖凝沈炷。问对酒当歌,情怀记得

先子春秋仅八旬,一生多难只安贫。岂期有子登清禁,亦复如今作老人。共羡浮荣光故里,自惭实德忝吾亲。从前万事皆逾分,只合归休保此身。

平生所遇悉堪咍,往返江湖知几回。长是扁舟阻风浪,羡他舟楫挂帆来。

黄昏锁院听宣除,翰长平明趁起居。撰就白麻先进草,金泥降出内中书。

淘漉沟源筑野塘,满坡烟草卧牛羊。今年且喜输官办,豆荚繁多栗穗长。

稳绊芒鞋尽室行,何曾遣吏向前迎。存斋尽问深深意,只此能存不用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