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夫人挽词

初说南奔道路长,湖边丹旐已飞扬。
百年积庆锺连璧,十念收功到净方。
绛幔未经亲宋母,绿衣犹记识黄裳。
欲图不朽须诠载,今代谁堪著石章。

作品评述

《杨夫人挽词》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次提及南方的道路漫长,湖边的红旗已经飘扬。百年来的喜庆与钟声相连,十次思念的功夫终于到达净土。绛红的帷幔还没有经历过宋朝的亲母的触摸,绿衣却仍然记得那曾穿着黄裳的人。想要谱写不朽的壮丽,现代又有谁能够书写在石碑上。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杨夫人的情感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兴衰和个人的遭遇。诗人道出了杨夫人的一生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价值和名声的渴望。

赏析:
《杨夫人挽词》以优美的辞章和细腻的意境展示了宋代女性的命运和思考。诗中的南奔道路长,湖边的丹旐飞扬,象征着杨夫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坎坷和飘忽不定的命运。百年积庆的钟声与十念收功的净土,表达了对时间的沉淀和对人生归宿的向往。

诗中的绛幔、绿衣和黄裳等细节,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杨夫人的身份转变和命运起伏。绛幔未经亲宋母的触摸,暗示杨夫人的地位没有得到认可和尊重,而绿衣却记得曾经的黄裳,彰显了她曾经的荣耀和辉煌。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和名声的追求,想要谱写不朽的壮丽。然而,诗人对当代没有能够书写在石碑上的人表示怀疑,暗示了社会变革和时代转变对个人价值的冲击。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示了杨夫人的命运和个人追求,同时也折射出宋代社会的风云变幻和女性的处境。这首诗词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人对人生和时代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休话还丹大鼎炉,我缘经历尽皆虚。人间岂有神仙药,天上难开玉匮书。彭祖自劳闲岁月,穆王谩说走龙驹。矜孤恤寡行公道,此乃名为利益殊。

一双膝胫两条铁,一掬精神一团雪。早曾火燄上翻身,鸳帏不把丁香结。风吹香囊满路香,知君也结钦山辙。忽然洗面摸得鼻,方知皮下各有血。急携柏子礼孤云,后来足迹遍江浙。阿育王山仓廪空,百指张颐欲嚼舌。延寿堂中几病僧,囊无挑药寒彻骨。见君把个无孔笛,吹起还乡曲一阕。

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笔梦生花。郁轮袍曲惭新奏,风送银湾犯斗槎。追往事,甫新瓜。飞蓬何事及兰麻。一江湘水流余润,十里河堤筑浅沙。

佩弦示良规,恤纬寓忧抱。人为海鸥惧,谁谓屋乌好。子别肯赠言,我愧未闻道。药石十数字,唤醒知几早。

行年七十化,聩景亦乘时。日近尤为崇,雷轰尚弗知。顾多居士病,赖有宁馨儿。若得都无听,唯哦见赠诗。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余。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拥褐安居南岳头,白云高寺见衡州。石窗湖水摇寒月,枫树猿声报夜秋。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垂垂身老将传法,因下人间遂北游。

病发凋零后,朱颜似旧无。愁多诗债减,贫剧故交疏。风挟砧声急,云拖雁影孤。夜来长不寐,欹枕看方书。

谁似西湖处士才,诗中篱落久尘埃。陆郎旧有梅花课,未见今年句子来。

一径草深迷路,万点花飞到天。明日定知春去,只今便是残年。

法云但见脊,细路埋桑麻。扶舆度焰水,窈窕一川花。一川花好泉亦好,初晴涨绿深於草。汲泉养之花不老,花底幽人自衰槁。

身如椰子口宏开,看尽诸方鬼戏来。放一头低人不识,疏山师叔是同胎。

半晴阴更重,乍暖冷犹争。坠叶蒲芽缀,新莼荇面生。钟声带雨涩,帆力贮风横。客至双飞鹤,归欤茗可烹。

击楫中流,跃马长途,今非向年。叹故人万里,江东渭北,流光几度,雁后花前。鬓影星星,人情落落,恰念苏家负郭田。空惆怅,负清泉白石,布袜行缠。壶中浩荡瑶天。问清浊何须较圣贤。想尘埃狂走,难逢一笑,扶摇直上,且任孤骞。饭有鱼羹,储无*石,何必千金学计然。君知否,

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只鸡敢忘桥公语,下马来寻董相坟。冬月负薪虽得免,邻人吹笛不堪闻。死生契阔君休问,洒泪西南向白云。

昔我从仲父,三年在河内。春游丹水上,花木弄粉黛。人夸走马来,尽眼看没背。薄暮半醉归,插花红簇队。使君今少年,时往劝耕耒。安行过树下,野杏正破纇。何不学山公,酩酊还倒载。令人知使君,心胆不琐碎。切莫惩妇翁,慷慨临并代。一朝由谤谪,虽去民苦爱。实计幸不幸,岂较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绝塞初归喜浣休,东城送客偶成游。山前欲访青兰若,林下初闻黄鷅鹠。双屦高穷溪水出,一身轻共野云浮。寄声德操还能否,炊黍吾过为少留。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

午窗方睡起,信步过东畦。穴徙蚁知雨,巢穿燕补泥。路坍连草没,果重压枝低。村妇抱儿子,笼边教唤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