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寺丞知落南

大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肯綮,不足试投虚。

作品评述

《送周寺丞知落南》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惜哉非肯綮,不足试投虚。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周寺丞前往落南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周边的地理环境和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周寺丞离去的惋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周边地区的景色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展现了宋代社会的一些特点。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赏析:

1. "大华指商於,中间百里余。" 这句描述了大华山指向商於的方向,距离商於约有百里。大华山是当时著名的山脉,通过这句话,诗人展示了周边地区的地理特点。

2. "稍行山驿远,渐与世尘疏。" 这句表达了周寺丞离开后,逐渐远离繁忙的世俗生活,进入了山区的山驿。这里的"世尘"指的是喧嚣的尘世,而"疏"则表示远离。

3. "楚塞参差接,秦民错杂居。" 这句描绘了楚塞和秦地的地理环境,楚塞和秦地之间的边界错综复杂,人民居住在一起,形成了错杂的居住格局。这里通过地理环境的描绘,展示了当时边境地区的复杂情况。

4. "惜哉非肯綮,不足试投虚。"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寺丞离去的惋惜之情。诗人认为周寺丞不愿意留在这个地方,无法充分发挥才能,因此感到惋惜。"试投虚"表示无法尽情施展才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地理环境和人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周寺丞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兽额朱扇小院深,绿窗含雾静愔愔。有人独对芭蕉坐,因为春愁不放心。

虚中答远响,不与律吕乖。惟诚贯万物,此岂欺我哉。九仞忧充井,累土期层台。汝州春风中,试坐一月来。

官家的的要宽征。古时什一今更轻。州县酷嫌民渐富,几多率敛是无名。

才到松陵即是家,便须洗盏泛流霞。软红尘里风波恶,不似江舻与海槎。

九华并六角,流传名不同。无如慰黎庶,为我扬仁风。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空蒙水气湿溪烟,闪烁沙星照客船。一片西风吹酒醒,秋容多在雁云边。

云门一曲腊月二十五,瑞雪飘空积满江山坞。峻岭寒梅花正吐。手把须弥槌,笑打虚空鼓。惊起憍梵钵提,冷汗透身如雨。

休逞一灵心,争甚闲言语。十一年间并枕时,没个牵情处。四岁学言儿,七岁娇痴女。说与傍人也断肠,你自思量取。

一天春意,趁东皇幽赏,重飞端叶。造物有心成伟观,来伴红蕖开彻。桂魄初圆,梅腮全放,节物俱奇绝。冷官门巷,望中北固楼堞。遐想篷底高人,拥衾无寐,九曲肠增结。我亦低窗翻蠹纸,失喜瑶花盈尺。拥鼻孤吟,搔头危坐,所欠惟佳客。须君来此,脸纹相对生缬。

维舟江岸偶相邻,还与吾翁是故人。颜貌不知今日改,姓名方记旧时亲。少年壮笔生应贵,白发青衫今尚贫。一笑羊城聊适意,明朝话别两酸辛。

中朝文有汉唐风,南渡诗人尚数公。正使词源有深浅,病懹羁思亦相同。

寂虚湛湛。道大圆明如宝鉴*。清夜霜天。物洁星稀海桂圆。幽栖静悄。独坐陵溪风浩渺。水碧澄烟。心适清聪物外仙。

南游三载,只江山、不负中原诗客。万里行装无别物,满意风云泉石。牛斗星边,灵槎缥缈,鬓影银河湿。哀歌谁和,剑光摇动空碧。回首帝子长洲,洪崖仙去,风雨鱼龙泣。海外三山何处是,黄鹤归飞无力。天下佳人,袖中瑶草,日暮空相忆。乾坤遗恨,月明吹入长笛。

南纪仙乡景最佳,林泉幽致有儒家。门旌孝义为人范,殿试贤能是国华。物象四时供野兴,图书万卷益生涯。遥思竹阁凭虚槛,下瞰章江浸晓霞。

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帖之疑也,非取而并不足以为证,非视其印不足以信。既信矣,又何加焉,曰一以订吾友之言,一以贻吾家之传。伤彼苟且,祗益可怜。於虖昔贤。

无姓无名逼夜来,院僧根问苦相猜。携灯笑指屏间竹,记得当年手自栽。

东城寻春春事浓,长啸理策蓬庵中。道人饭了徒快睡,万虑一洗惟丝桐。高山不断春啧啧,流水无言声磔磔。月明露冷意有余,夜想朝吟恨谁释。平生心赏竹间寻,岁晚欣逢正始音。烦君更抚文王操,慰我寒窗在此琴。

花气不成雨,莺声都是春。戎装飞上马,疑是汉宫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