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王巩韵送其侄震知蔡州

九门插天开,万马先朝屯。
举鞭红尘中,相见不得言。
夜走清虚宿,扣门惊鹊翻。
君家汾阳家,永巷车雷奔。
夕郎方不夕,列戟以自藩。
相逢开月阁,画檐低金盆。
至今梦中语,犹举灯前樽。
阿戎修玉牒,未惮笔削烦。
君归助献纳,坐继岑与温。
我客二子间,不复寻诸孙。
(子美诗云,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

作品评述

《用王巩韵送其侄震知蔡州》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九门插天开,万马先朝屯。
举鞭红尘中,相见不得言。
夜走清虚宿,扣门惊鹊翻。
君家汾阳家,永巷车雷奔。
夕郎方不夕,列戟以自藩。
相逢开月阁,画檐低金盆。
至今梦中语,犹举灯前樽。
阿戎修玉牒,未惮笔削烦。
君归助献纳,坐继岑与温。
我客二子间,不复寻诸孙。
(子美诗云,权门多噂沓,且复寻诸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送侄子震知去蔡州的作品。诗中采用了王巩的韵律,表达了诗人对侄子离别的情感和对他的期望。

诗的开头描绘了城门高耸入云,象征着道别的时刻已经到来,万马先朝屯,意味着离别的人们已经聚集。苏轼手举鞭子,身处红尘之中,与侄子相见却无言可说,表达了内心的别离之苦。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夜晚离开的场景,苏轼在清虚(地名)过夜,敲门声惊起了鹊鸟,暗示了别离的悲情。君家的车马奔驰在永巷(地名),象征着离别的人将踏上漫漫征程。

下一段中,夕郎(地名)并不停留,列戟(兵器)来自护卫,显示出离别的危险和无奈。相逢时,他们在开月阁见面,画檐上的金盆低垂,象征着离别的泪水。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至今,他仍然在梦中与侄子交谈,就像当初举起酒杯一样。阿戎修玉牒,未曾厌倦地写信,表示对侄子的关怀。君归时将帮助交纳贡献,坐继岑与温,指的是侄子将担任官职并继承岑参和温瑞安的遗志。

最后一句是引用子美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权贵门第的繁杂和对寻找后代的期望。

整首诗词以别离为主题,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和诗人对侄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示了离别的辛酸和人情世故,表达了诗人对侄子前程的期望和对后代的重视。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黄金缀缥带,摇落楚江涯。采助杯盘胜,羞将橘柚偕。时移香不变,物远味尤佳。欲种沧洲树,何年此意谐。

莫信梅花发,由来谩报春。不才充野客,扶病送朝臣。阙下摇青珮,洲边采白蘋.临流不痛饮,鸥鸟也欺人。

上林鸣蛙私邪官,金陵指顾成长安。唾壶一曲玉如意,声断石城锋镝寒。从来龙化中兴主,不似黄须阿奴武。当时斩鞅心下事,今日扬鞭目中虏。黄埃散漫重瞳微,雨师不洒疑人知。梦回日转惊已午,马骑风疾那容追。一声吉语禁门静,万国笙歌丹仗整。山倾海动忽燃脐,地闢天开谁问鼎。

雨入黄梅故弄晴,群龙须我一投诚。此无尽藏君为主,大贝明珠我得倾。

从来天道尚栽培,妙手仍能顷刻开。万壑千崖收腊去,三花两蕊唤春回。松筠早结同心友,桃李真堪后乘陪。调鼎工夫在朝夕,如何方向此中栽。

失笑王三,元当幼小,典了身体。直至如今,四十八上,方是寻归计。独担辛苦,为谁欢乐,决要捡抽文契。这工钱、不曾取过,从前并无绾系。锐然走出,没人拘管,欣许深要固蒂。水畔云边,风前月下,占得真嘉致。惺惺了了,玲珑清爽,复人烂银霞际。一团儿、红囗炎炎,就中妙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经年规画种酴醾,柳际春将一再归。蔓草藩墙才放远,海棠桃杏得成围。连宵冷月知予乐,数日条风挟鸟飞。尽写前人题品句,诵声时撼绿窗扉。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假哉皇考,必世后仁。嘉靖我邦,兴物皆春。之纯之德,克配穹旻。馀庆渊如,佑我后人。

持经力荷担,忘机越圣几。深心奉尘刹,古佛共同参。

万钧之弩射何人,箭未离弦已丧身。带累盲龟失浮木,欲来火里透金尘。

俯临下土,回复上天。触类而长,荷福无边。

来自崑崙派,全胜庐岳山。椿云何日息,注海几时还。翠碧倚锋锷,青冥振佩环。主人专一壑,那得鬓毛斑。

兰若凭高处,风虚阁自凉。川林输望迥,日月对闲长。洒落幽人暇,奔驰俗累忙。何时足生理,卜筑并山阳。

因识诗情性,为官亦是清。吉人天不佑,直道世难行。寄讽曾称菊,思归或上城。赠余诗一轴,追和隔今生。

梅福幽栖处,佳期不忘还。鸟吟当户竹,花绕傍池山。水气侵阶冷,松阴覆座闲。宁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间。

俗态共纷纷,吾心谁与论。几因清夜梦,还见古人魂。圣域宁无乐,文家别有尊。此身聊自足,独恐累儿孙。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乡名里号一朝新,乃觉台恩重万钧。建水闽山无故事,长卿严助是前身。清泉引入旁添润,嘉树移来别带春。莫凭栏干剩留驻,内庭虚位待才臣。虽言闽越系生贤,谁是还家宠自天。山简槐兼诸郡命,郑玄惭秉六经权。鸟行去没孤烟树,渔唱还从碧岛川。休说迟回未能去,夜来新梦禁中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