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元稹的《哭子十首(其十)》
拼音和注音
ruò shì chóu cháng zhōng bù duàn , yī nián tiān dé yī shēng t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一声:意思是一下响声。
一年:是一个历法单位,有春夏秋冬四个节气,春天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
若是:一般用在偏正复句中偏句的开头,表示假设,相当于“要是”、“如果”。
愁肠:(形)形容忧愁郁结的心绪:~百结。
不断:(动)不间断;不停止:接连~|~努力。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原诗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若是愁肠终不断,一年添得一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