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谏议任东都居守

车徒凤掖东,去去洛阳宫。
暂以青蒲隔,还看紫禁同。
经过乘雨露,潇洒出鸳鸿。
官署名台下,云山旧苑中。
暮天双阙静,秋月九重空。
且喜成周地,诗人播国风。

作品评述

送王谏议任东都居守

车徒凤掖东,去去洛阳宫。
暂以青蒲隔,还看紫禁同。
经过乘雨露,潇洒出鸳鸿。
官署名台下,云山旧苑中。
暮天双阙静,秋月九重空。
且喜成周地,诗人播国风。

译文:
王谏议乘车离开凤掖,前往东都洛阳宫。
暂时经过青蒲林隔离,仍能看到紫禁城的风光。
经过雨露的洗礼,令人感叹其潇洒如鸳鸿般飞翔。
王谏议走进官署的名台下,云山旧苑中。
傍晚时,双阙静默,秋月挂在九重天空。
让我们庆幸王谏议成为东都的官员,他将在这里传播国风之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钱起送别王谏议出使东都洛阳的作品。诗人以优美而写实的语言,表达了对王谏议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王谏议在离开的路上所见所感,以及他将要到达的地方的景色。通过描述王谏议的旅程和目的地的环境,诗人展示了东都洛阳的壮丽美景。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官署建筑为主线,突显了东都洛阳的繁荣和美丽。整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暮天和秋月,给人一种静谧和悠远的感觉。最后两句表达诗人对于王谏议成为东都官员的庆幸,并期待他能在东都播撒国风之美。整首诗既有景物描写,又有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时代变迁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登进士第,官祕书省校书郎,终尚书考功郎中。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诗格新奇,理致清赡。集十三卷,今编诗四卷。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系得船儿柳岸头。夹江灯火雨飕飕。寻诗家醉更绸缪。待腊未教寒事少,小春搀取暗香浮。夜长飞梦失清愁。

宵旰轸先虑,岭海屈真儒。金城素有奇略,不待至才图。春满洲鹦楼鹤,天付簪山带水,驷马驾轻车。六月正炎热,吾肯缓吾驱。越蓬婆,逾邛笮,彼穹庐。其能涉我烟瘴,载籍以来无。联络五溪百粤,托柱南方半壁,中外保无虞。了此经营事,归去位钧枢。

近岁颛门不读书,右文搜拔广该儒。立言不朽非吾任,贪叩玄门隐者庐。

共出丘门岁九霜,相逢凄怆对离觞。荆南为报韦从事,一宿同眠御史床。

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飞龙老马曾教舞,闻著音声总举头。

移枕出幽幌,披衣步前楹。秋容草木静,晓气烟云轻。蝉噪宿露滴,雁飞朝霞明。尘心幸未动,聊此纳余清。

鸡鸣双户间,行人出门阑。出门一何易,入门一何难。君今行远地,妾欲致微意。燕赵尚豪侠,杀人为意气。邹鲁多儒生,彬彬守经义。临歧不惑,古称为明。送子远游,听我《鸡鸣》。

团膏才就贡纲催,度岭逾江万里来。共看云瓯轻搅雪,还如春架动研雷。

脱屣尘埃外,结庐猿鸟旁。松门深掩月,花坞静含阳。欹枕泉舂急,焚香昼景长。我无林壑分,世路只茫茫。

屯云蔽曾岭。惊风涌飞流。零雨润坟泽。落雪洒林丘。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曲汜薄停旅。通川绝行舟。

古来五子伊谁,有唐室、五王称首。窦氏五龙,柳家五马,西晋室、陶家五柳。英名不朽。更东汉、马良并秀。君今也、五男还又。应是五星孕就。腹笥五经,身膺五福,指日继、五侯之後。个般非偶。好与醉、刘伶五斗。

父子分头上海船,今年海熟胜常年。官中可但追呼少,不质田输折米钱。

双杨初种几经春,始见长条已拂尘。万缕绿阴堪作帐,一枝不许赠行人。

碧玉轮张万叶阴,一皮一节笋抽金。胚成黄穗如鱼子,朵作珠花出树心。蜜渍可驰千里远,种收不待早春深。蜀人事佛营精馔,遗得坡仙食木吟。

乌巨今日解夏,乃遵黄面老子二千年前话霸。验蜡人彻底冰清,护戒珠了无缝罅。唯有露住灯笼,不肯入遮保社。从来心似铁,端不受差排。

东南一尉笑卑栖,小试崑邱并海涯。千里僧包海雁荡,九霄鹏翼跃天池。南昌隐吏真相称,西蜀参谋更好诗。官舍从来同传舍,清规留与后人师。

小筑才成赐也墙,传家那是钓徒张。非求世上人看好,但要閒中句律昌。成阵游鯈波上暖,打团飞蝶菊初荒。隣翁莫厌频相遇,会见横翔入未央。

高楼目断南来翼。玉人依旧无消息。愁绪促眉端。不随衣带宽。萋萋天外草。何处春归早。无语凭栏杆。竹声生暮寒。

昼揽群芳博物华,夕披众说聚萤车。花来北固无新唱,诗到西崑有故家。乡里孝廉流泽远,弟兄科甲搢绅夸。盍归史馆开群玉,徐步词垣判五花。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