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与张十二传师赏心亭饮

但嗟识君迟,不恨春风恶。
风恶舟未前,置酒共谈谑。
渔歌还浦头,斜日下洲角。
明朝渡江去,相望便成昨。

作品评述

《金陵与张十二传师赏心亭饮》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但嗟识君迟,不恨春风恶。
风恶舟未前,置酒共谈谑。
渔歌还浦头,斜日下洲角。
明朝渡江去,相望便成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张十二传师在金陵(现在的南京)赏心亭共饮的情景。诗人感叹自己与张十二传师相识晚,但并不因此怨恨春风的迟到。他们在船未行驶之前,就已经摆下酒席,一起畅谈和开玩笑。渔歌回荡在浦头,夕阳斜照洲角。明天一早,诗人将要渡江离去,他们相望的情景就成了昨天的回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金陵赏心亭的画面,展现了诗人与张十二传师的友谊和别离之情。诗人以“但嗟识君迟”表达了对与张十二传师相识晚的遗憾,但又以“不恨春风恶”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豁达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风恶舟未前,置酒共谈谑”描绘了两人在船未启航之前就已经坐下来共饮、畅谈和开玩笑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和快乐。诗人通过描绘渔歌回荡和夕阳斜照的景象,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色彩。最后,诗人以“明朝渡江去,相望便成昨”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将相望的情景与昨天的回忆相连,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展现了金陵赏心亭的美景和人情世故。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少年不识事,落魄游韩魏。珠轩流水车,玉勒浮云骑。纵横意不一,然诺心无二。白璧赠穰苴,黄金奉毛遂。妙舞飘龙管,清歌吟凤吹。三春小苑游,千日中山醉。直言身可沉,谁论名与利。依倚孟尝君,自知能市义。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天子晓坐朝明光,丞相叩头三拜章。乞还相印避贤路,愿为天子专城隍。上恩深厚未闻可,丞相退让闻四方。浓书大纸批圣语,鸣驺却入中书堂。

鲑菜馌耕者,鸡豚赛社公。不闻车轧轧,但见鼓冬冬。

慈鸟鸣鸣闹晓林,羽毛单薄雪霜深。世间人子非枭獍,闻得谁无反哺心。

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

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只留鹤一只,此外是空林。御礼征奇策,人心注盛时。从来留振滞,只待济临危。

啼鸟惊眠罢,房栊乘晓开。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向月来。自怜终不见,欲去复裴回。

富贵不可求,名节可不修。韩公三上书,所愿略不酬。柳子百世文,莫洗一日羞。要须外无累,乃免罟获忧。青青最高松,藤萝所绸缪。繁阴岂足羡,试看风露秋。

金陵亦是开基地,虎踞龙盘旧业存。先帝寝园犹白鹿,功臣甲第自朱门。冶城烟垒秋风肃,淮水金铙片月昏。太傅元勋藏上册,肯令妖祲近中原。

杜宇声中鬓欲华,春风将绿又天涯。欠随江夏无双士,共看扬州第一花。想像烟云人跨鹤,淋漓诗句字栖鸦。蹇驴不管唐衫湿,醉兀归鞍暮雨斜。

五更清梦鸡唤醒,八月好景诗为催。秋蟲夜静野禽语,风木天寒山雨来。

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西京别火位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只算初识镜背字,敢陈法物诂球刀。

秋风索索连江起,暮过烟波十余里。长芦瘦竹映渔家,灯火渺茫寒照水。

桃花雨过水连天,古树高岸乱玉泉。独立溪头穷物理,不知斜日落平川。

吾今两鬓已成丝,每每逢春独自辈。最恨秋千无力上,风流不比少年时。

积雨长涂淖,禅房卧枕书。松风醒耳目,梅雨上衣裾。误着谢公屐,宁宜仲举舆。前出聊细数,何事拥犀渠。

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瓶里千年铁柱骨,手中万岁胡孙藤。嗟予落魄江淮久,罕遇真僧说空有。一言散尽波罗夷,再礼浑除犯轻垢。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