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小本禅师赴法云

寓形天宇间,出处会有役。
澹然都无营,百年何由毕。
山林等忧患,轩冕亦戏剧。
我未即归休,师宁便安逸。
王城满豪杰,议论纷黑白。
圣谛第一义,对面谁不识。
师来亦何事,孤月挂空碧。
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
出岫本无心,既雨归亦得。
珠泉有旧约,何年挂瓶锡。

作品评述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广阔的天地间流浪,行程必定有所束缚。
心境平和,毫无私欲,百年的岁月如何结束。
山林和世间的烦恼一样微不足道,王侯将相的兴衰也只是戏剧。
我还未能放下,禅师却早已安逸。
王城中充满了英雄豪杰,议论纷纷黑白不一。
对于圣谛的第一义,面对的人又有谁能理解。
禅师来了又有何事,孤月悬挂在空碧之中。
我的身躯如同浮云,何处可限制南北。
最初离开山岫时并无心思,既然下了雨也能得到归宿。
珠泉有着旧时的约定,何时能挂上瓶锡。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禅师离开的心境和苏轼对其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禅师超脱尘世的境界,他心境平和,不受世俗的纷扰和功利之累。苏轼则表达了对禅师的敬佩和羡慕,认为禅师能够远离尘嚣,安逸自在,而自己则仍未能放下世间的牵绊。诗中还通过对王城的描绘,展示了世俗之中的荣辱得失和议论纷纷,与禅师超然的心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禅师洒脱境界的赞叹和自身的无奈之情。通过对禅师的赞美和对自身的反思,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境界的思考。禅师以超然的姿态面对世间的忧患和荣辱,与现实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禅宗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的精神。

整首诗以禅师的离去为主线,通过描绘禅师的境界和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崇敬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比喻和对禅师的赞美,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禅师超脱世俗的心境和苏轼对其的敬佩之情。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赞叹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具有深远的意义。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王哲惟名,自称知明,端正不羁。更复呼佳号重阳子,做真清真净,相从相随。每锐仙经,长烧心炷,水火功夫依次为。堪归一处,*然雅致,有得无遗。偏宜用坎迎离。聚珍宝成丹转最奇。结玉花琼蕊,光莹透顶,碧虚空外,捧出灵芝。定作云朋,决成霞友,自在逍遥诗与词。盈盈处,引

断崖修竹。竹里藏冰玉。路绕清溪三百曲。香满黄昏雪屋。行人系马疏篱。折残犹有高枝。留得东风数点,只缘娇嫩春迟。

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生前不欢乐,死后有馀赀。焉用黄墟下,珠衾玉匣为。

夜半诗成欲寄君,梦魂飞渡楚江津。怡怡前日如兄弟,今作东西南北人。

身老交情见,孙生口数添。园丁上牛米,村婢博蚕盐。粔籹堆盘白,鋹餭出釜甜。闭门君勿诮,衰病正相兼。

云日晖晖下碧山,谁从沧海宴初还。香车轳辘红尘里,紫阙岧峣瑞气间。午夜笙歌移法曲,满城桃李门朱颜。金吾不禁天街鼓,独有文闱已上关。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

山田硗薄高低春,田者缘山嗔鸟耘。惰农不趋林外坰,每以惮此求暂宁。守出见之告以情,尔辈勿祖米价平。官今不用农为兵,虽屡丰年自当耕。醉饱酒食尔有名,田畯至喜非肇称。众曰此亭公所登,愿当甘棠颂公恩。祁祁之雨明日晴,听我吹豳击鼓鸣。

生求同志论心事,没耸邦人福祸间。吏奉敕书跻旧典,庙长血食配崇山。刲羊刺豕来村社,鼓瑟吹笙出市闤。报祭丰年更晴日,稻秔充羡老农閒。

衡与修皆捋虎须,不论公干与元瑜。讥弹山寺诗为谤,指点沧洲疏似谀。毛垢人将吹洗汝,涅磨渠不磷缁乎。劝君刊落闲枝叶,佩服高柴一字愚。

关北关南霜露寒,瀼东瀼西山谷盘。簟纹细细吹残水,鼋背时时出小滩。衰发病来无复绿,寸心老去尚如丹。逆胡未灭时多事,却为无才得少安。

汉家殊未识经纶,入手功名事事新。百尺穿成连夜井,千金购得解飞人。

畏暑中夜起,出门月露清。晶荧卧银汉,错落低玉绳。网户闭妙香,石楼栖古灯。风从何处来?殿阁微凉生。桂旗俨不动,藻井生上征。榱楣共突兀,鬼物相枝撑。彭觥铁拄杖,磔磔栖燕惊。俗人岂解事,鼻息春雷鸣。大星送晓来,四窗炯微明。颢气澡肌骨,栩栩两腋轻。乘风欲归去,骖鸾

帝命是膺,圣政日新。佑我烈祖,以克相尔后人。

淮幙何多誉,巴城仅一麾。最书肤使上,好语近臣知。筚路江山久,维舟日月迟。空怀归报牍,不逮劳还时。

堂上高人解赏音,孤根未放草来侵。不妨此后颁春力,却得从前爱日心。模蜡曾看黄淡淡,试妆犹恐晕深深。而今驿使行如织,听取新来塞上吟。

花品无庸定等差,国香国色属吾家。海棠正自慙粗俗,莫问漫山桃李花。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清贞表独立,半蕊便风流。信有魁天下,群芳未转头。

待食信天公,送穷戒星奴。驾言一煮字,安得三分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