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梁孟敬

菰山之阳隐者宅,日午隔溪闻读书。
时有门生陈八簋,昨从家仆致双鱼。
石门雨过雰崟湿,荜户秋深薜荔疏。
已约暮春携稚子,咏归沂上曳轻裾。

作品评述

《寄梁孟敬》是元代刘永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菰山之阳隐者宅,
日午隔溪闻读书。
时有门生陈八簋,
昨从家仆致双鱼。
石门雨过雰崟湿,
荜户秋深薜荔疏。
已约暮春携稚子,
咏归沂上曳轻裾。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隐居在菰山阳光明媚的地方的人的居所。正午的时候,溪水将他与对岸的读书声隔开,他可以远远地听到对岸有一位名叫陈八簋的门生,昨天他从家里的仆人那里得到了一对鱼。雨过后,石门上的雾气已经散去,草屋里的秋深了,薜荔也稀疏了。作者已经约定在傍晚的春天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歌唱回到沂上,拖着轻盈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场景。菰山之阳和溪水形成了一道自然的屏障,使得主人与对岸的读书声隔开,展示了隐居者的安静与孤独。陈八簋的出现是整首诗词的转折点,他带来了一对鱼,为隐居者带来了些许喜悦。而雨过后,石门上的雾气消散,秋天的气息逐渐浓厚,草屋里的薜荔也变得稀疏,传达出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最后,作者将描写转向了自己,表示已经与他人商定,在春天的傍晚携带孩子一同回到沂上,并且轻盈地走着。这个场景中,孩子的存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存在,也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词以简约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隐居者的生活环境和情感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展现了隐居者的孤独与欢愉、对时间的感知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推荐

火院须当远。尘事难为染。因遇风仙弃冤亲,做个投真马,得得超彼岸。即达逍遥岸。炼气如素练。专下工夫分假真,做个惺惺马。悟道何愁

老气盘空,才名照世,万里秋风行色。人物中朝第一,司马题桥,班生投笔。记承流宣化,早威声,先驰殊域。看吟鞭、笑指关河,历历当年曾识。自古人心忠义,白水朝宗,众星拱极。铜柱无端隔断,两戒平分,天南地北。念瞻依丹阙,捧红云、金泥调屑。到明年归对西山,细说安边检花

官俸将生计,虽贫岂敢嫌。金多输陆贾,酒足胜陶潜。床暖僧敷坐,楼晴妓卷帘。日遭斋破用,春赖闰加添。老向欢弥切,狂于饮不廉。十年闲未足,亦恐涉无厌。

庆宁虽首议,濮庙一何公。君子初无党,贤臣惟尽忠。死生全大节,社稷倚元功。疾彼梁丘子,依违秪尚同。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此地先春信,年年只是梅。南中春更早,腊日李花开。

谁言南服远王畿,面面青山总是诗。桂后梅前正清淑,倚楼但觉九秋宜。

黑鬓丝雪侵,青袍尘土涴。兀兀复腾腾,江城一上佐。朝就高斋上,熏然负暄卧。晚下小池前,澹然临水坐。已约终身心,长如今日过。

不是风旛不是心,从来只为少知音。举头万里长空外,唯见白云流水深。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信脚时。高祖宅前花似锦,魏王堤畔柳如丝。因闲看水行来远,就便游园归去迟。每遇好风还眷眷,尧夫非是爱吟诗。

莫倚行台怯酒醺,一杯父老送殷勤。白云岭上虽无数,未敢持来玷使君。

春庭晚望,萧悫。春庭聊纵望,楼台自相隐。窗梅落晚花,池竹开初荀。泉鸣知水急,云来觉山近。不愁花不飞,到畏花飞尽。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骐骥壮时,千里莫追。及其衰也,驽马先之。时与事会,谈笑指挥。时移事去,虽死奚为。

一人传虚万人实,今时非有昨非无。见若是今闻是古,今闻昨见已模糊。

楚泽初冬正获田,孤鸿欲下却翻然。人烟隐约青山郭,云物离披小雪天。送别杯盘犹昨日,劳生鞍马遂穷年。故人多在金闺籍,谁念心寸如断弦。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

身世总为闲伎俩,生前须了恶因缘。把茅约子归云壑,品字柴头坐说禅。

万木秋霖后,孤山夕照馀。田园无岁计,寒近忆樵渔。亭树霜霰满,野塘凫鸟多。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是山皆有寺,何处不为家。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他年访禅室,宁惮路岐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