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谒金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卢祖皋。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罗袖褪。短鬓独搔谁恨。
叶叶秋声风衮衮。
万端心一寸。
钗凤镜鸾谁问。
想见粉香啼损。
倩尽飞鸿终未稳。
夜来寒陡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困扰。她的袖子上的丝绸已经褪色,她的鬓发短短的,只有她自己一个人搔,她心中有着无法倾诉的痛苦。秋天的风声声声入耳,使她的心思万端,一寸心已被千万事牵扯。她佩戴的钗子、凤冠和镜子都无法解答她内心的困惑。她想见到一个人,与他共享妆饰的美好,但这个人却无从问及。她想见到那个她心仪的人,但却只能在梦中哭泣,没有尽尽飞鸿的船只能让她的心情始终不稳定。夜晚来临,她感到寒冷,情感上也顿时变得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内心的情感纠结和苦闷。通过描述她的外貌和身边的景物,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诗人运用了意象丰富的描写,如褪色的罗袖、短鬓的形象,以及秋风声、钗凤镜鸾等象征物,加深了读者对女子内心世界的体会。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女子深深的思念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她的孤独和困惑。整首诗笔调悲凉,意境凄美,给人一种深情难舍的感觉。它反映了宋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思考。
作者介绍
卢祖皋的生平
卢祖皋于庆元五年(1199年),考取进士,从此便进入仕途。
嘉泰二年(1202),调任两浙西路吴江(今苏州市)主簿,重到吴中。嘉定十一年(1218),因文才卓著,内召临安,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十三年三月,任校书郎。十二月,为秘书郎。十四年正月,升著作佐郎。十月,为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十五年正月,直学士院暂代学士职务,起草制诏及其他文稿。九月,迁将作少监,未久逝世,享年51岁,墓葬在杭州西湖名胜“九里云松”(洪春桥以西至灵隐天竺一带)。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卢氏为八百年来温州词宗,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八评云:“申之乐章甚工,字字可入律吕,浙人皆唱之。有《蒲江词稿》行世”。又《中兴词话》谓其《虞美人。钓雪亭》词“无一字不佳,每一咏之,所谓如行山阴道中,山水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存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