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
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
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
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
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
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
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
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

作品评述

《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是宋代郭印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琴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琴音的热爱与追求,并通过琴音的表达方式传递了深刻的诗意。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暂且不提供,但我会解读其中的诗意和赏析。

诗中作者渊明对琴音的了解非常深刻,他感叹徽弦所具备的琴音却无法完全表达琴心的真趣。然而,当他在某个激发灵感的时刻轻抚琴弦时,却能够悠然地感受到琴音所带来的真正趣味。这种趣味如同远古时代的音韵,充满了一切事物的存在。

然而,即使作者现在的琴音也没有了,他依然能够在至乐中找到琴音的灵感。调弄琴弦的微妙技巧使得万物都具备和谐与愉悦。当他奏响琴音时,琴音会呈现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再奏时更能展现出琴音的深远之功。然而,这样的琴音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理解,因为它超越了俗世的耳朵。

没有高贵身份的单父也欣赏不到这样的琴音,而阳春百姓只能沉浸在琴音的美妙之中。

这首诗词通过对琴音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琴的热爱和追求。作者通过琴音的表达方式,传递了深刻的诗意,即琴音所带来的趣味和灵感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能够将人们带入至乐之境。

请欣赏这首诗词所表达的美妙意境,感受其中琴音的神奇魅力。

作者介绍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江海漂漂共旅游,一樽相劝散穷愁。夜深醒后愁还在,雨滴梧桐山馆秋。

圣敬通神光七庙,灵心荐祚和万方。严禋克配鸿基远,明德惟馨凤历昌。

舣孤篷。正丛篁护碧,流水曲池通。伛偻穿岩,纡盘寻径,忽见倒影凌空。拥一片、花阴无地,细看来、犹带古春风。胜事园林,旧家陶谢,诗酒相逢。眼底烟霞无数,料神仙即我,何处崆峒。清气分来,生香不断,洞户自有云封。认奇字、摩挲峭石,聚万景、只在此山中。人倚虚阑唤鹤,

玉殿珠楼二世中,楚人一炬逐烟空。却缘火是秦人火。只与焚书一样红。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竺乾窃虱屠龙伎,袖隐神锋入南海。暨见真龙元不识,九年面壁好羞惭。

山程授馆闻鸿夜,水国还家欲雪天。

弄水春溪上,溪寒晚日红。舟行明鉴裹,鸟度醉吟中。远岫千重耸,轻艘万派通。桃源在何处,笑语隔幽丛。

文战偶未胜,无令移壮心。风尘辞帝里,舟楫到家林。过楚寒方尽,浮淮月正沈。持杯话来日,不听洞庭砧。

疎影横斜水清浅,冰容不比寻常见。若非采石谪仙魂,定是汨罗骚客面。鹤膝枝低俯镜奁,鸭头波静澄江练。凭谁说与老孤山,敢续君诗君莫厌。

月夜湖歌歌正长,船来船去水茫茫。上塘歌了下塘唱,更唱吴王与越王。

静见门庭紫气生,前山岚霭入楼青。玉坛醮罢鬼神喜,金鼎药成鸡犬灵。岩下水光分五色,壶中人寿过千龄。何当一日抛凡骨,骑取苍龙上杳冥。

可委者命,可凭者天,人无率尔,事不偶然。

疏枝冷蕊欲摇春,照水铺苔不碍尘。莫遣移寒占窗月,窗中应有可怜人。

露颗珠团团,冰肌玉钏寒。杏梁栖只燕,菱镜掩孤鸾。残树枯黄遍,圆荷湿翠乾。绣帘生色画,窗下带羞看。

石上泉流泉上石,泉之寒冽石坚贞。补天到海何须论,且慰往来行路人。

问紫岩去後汉公卿,不知几貂蝉。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笔健而奇,而纸素犹近时。彼摹者吾不能知其为谁。忘筌与蹄,庶几得之。

往时李北海,翰墨妙天下。石室苍苔世未知,公独得本今无价。肉字不肥藏兔锋,郎官壁刊佳处同。愿公倒箧速持赠,免断银勾输蠹虫。

故乡今日友,欢会坐应同。宁知巴峡路,辛苦石尤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