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丽

鱼丽于罶,鲿鲨。
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罶,鲂鳢。
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罶,鰋鲤。
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作品评述

鱼丽翻译及注释

翻译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游啊,有肥美的黄颊也有小吹沙。热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鱼儿钻进竹篓里结伴而游,肥美的鲂鱼黑鱼各有一头。热情的主人家待客有美酒,不但宴席丰盛而且酒醇厚!
鱼儿呼朋引伴往竹笼里钻,鲇鱼游得快来鲤鱼跳得欢。热情好客的主人有美酒啊,不但酒醇美而且珍馐齐全!
食物丰盛实在妙,质量又是非常好。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种各类很齐备。食物应有尽有之,供应也都很及时。

注释
⑴丽(lí):同罹,意谓遭遇。《诗集传》:“丽,历也。”用引申义。
⑵罶(lǐu):捕鱼的工具,又称笱,用竹编成,编绳为底,鱼入而不能出。
⑶鲿(cháng):黄颊鱼。鲨:又名魦,能吹沙的小鱼,似鲫而小。
⑷旨:味美。
⑸鲂(fáng):鳊鱼,鳞细小而美味。鳢(lǐ):俗称黑鱼。
⑹鰋(yǎn):俗称鲇鱼,体滑无鳞。
⑺偕(xié):齐全。
⑻有:犹多。
⑼时:及时。

鱼丽鉴赏

  此诗盛赞宴享时酒肴之甘美盛多,以见丰年多稼,主人待客殷勤,宾主共同欢乐的情景。诗中所称的“君子”,是宾客对主人美称。

  全诗六章,显示欢乐的气氛,在赞美酒肴丰富的同时,并于后三章进而赞美年丰物阜,故而在宴会当中,宾主得以尽情享受。诗的前三章,章四句,皆以“鱼丽”起兴,具体地歌赞主人酒宴的丰盛,礼遇的周到,可以说是全诗的主体部分。诗人从鱼和酒两方面着笔,并没有写宴会的全部情景。以鱼的品种众多,暗示其他肴馔的丰盛;以酒的既多且旨,表明宴席上宾主尽情欢乐的盛况。写鱼的品种众多,不厌其详,写饮酒的情况,就比较概括,这种写法,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在周代我国已进入农业社会,农业有了相当的发展,不仅广兴耕稼,而且许多鱼类,已成为人们常见的美食。捕鱼养鱼的方法也有了进步,在《诗经》里,提到鱼的篇章不少。《邶风·谷风》、《齐风·敝笱》、《豳风·九罭》,乃至《周颂·潜》、《小雅·南有嘉鱼》、《小雅·鱼藻》都有关于鱼的记载,特别是在《陈风·衡门》当中,有这样的诗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娶妻,必齐之姜。”又说:“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用鲂、鲤两种鱼的嘉美和娶妻要娶“齐姜”“宋子”,相提并论,可见人们对吃这两种鱼的青睐。在《周颂·潜》诗中,以“猗与漆沮,潜有多鱼”写养饲鱼类的情况,并且表明饲养的目的,是为了“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可见养鱼之被重视。滋味鲜美的鱼类在宴席上,也就成人们乐于称道的美馔了。在此诗前三章中,每章并列两种鱼名:“有鲿有鲨”、“有鲂有鳢”、“有鰋有鲤”,诗人不厌列举,并非纯用夸张语气,而是借鱼类之多,说明酒宴的隆重,并以表明其他肴馔也必然相应的丰富。诗人这种举一反三,以简驭繁的手法,是广为后人效法的。

  说到酒,“酒”是丰年的象征,丰年酿酒,是先民历来的习惯。古代酿酒的原料,纯用粮食作物。在食用的五谷丰产之后,人们才用多余谷类,进行酒类的酿制。《诗经》中提到酒的名篇很多,《豳风·七月》中说:“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周颂·丰年》这篇,写得更具体,其诗云:“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以洽百礼,降福孔皆。”诗中所称之稌,今称为稻(一说专指糯稻),稻黍俱得丰收,盈仓盈廪,“为酒为醴”,才有条件。酒之为用,除了供祭祀昭告丰收之外,“以洽百礼”一句,概括了它的重大作用。因而宴会之中要欢饮旨酒,燕飨嘉宾,更以酒多且旨,以示丰年之欢乐。朱熹《诗集传》,据《仪礼》“乡饮酒”及“燕礼”皆歌《鱼丽》,称此诗为燕飨上下通用之乐,其义甚明。证以《小雅》中其他有关饮酒的诗篇,如《小雅·鹿鸣》(原为燕飨群臣嘉宾之诗,其后成为上下通用之乐)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遨。”《頍弁》云:“乐酒今夕,君子维宴。”盖“酒以成礼”、“酒以尽欢”,由来已久。《小雅·南有嘉鱼》诗亦称“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此诗前三章反覆称道“君子有酒,旨且多”、“君子有酒,多且旨”、“君子有酒,旨且有”,正是表明宾主在宴会中十分欢乐的情景。

  诗的后三章,诗人紧扣前三章中三个重要词语“多、旨、有”,进而赞美在丰年之后,不仅燕飨中酒肴既多且美,更推广到“美万物盛多”(《毛诗序》)这一更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就诗的本身来说,这三章可称为副歌。有了这三章,歌赞丰年的诗意,乃更为深挚。诗人说:“物其多矣,维其嘉矣”,“物其旨矣,维其偕矣”,“物其有矣,维其时矣”。由物品之多,而赞美到物之嘉美;由物品之旨,而赞美到物之齐全;由物品之富有,而赞美其生产之及时。表明年丰物阜,既是大自然的赐予,更是人类勤劳创造的成果。而燕飨的欢乐,则是在丰年以后才能取得的生活中的享受。诗章语简而义赅,充分显示了物类繁多而时人富裕这样的现实。

  《小雅·鱼丽》,作为一首乐歌,它的唱法,现在已不知其详,无从考证,但在语言运用方面,仍能得到一些启示。前三章章法相同,采用四、二、四、三的参差句式,在唱法上既有反覆赞歌之美,又有参差不齐的音乐节奏,便于重唱合唱。诗中所称的“旨且多”、“多且旨”、“旨且有”,在用意上虽无甚差别,但能产生一唱三叹的美感,使满座增欢。后三章着重在点明主题、渲染气氛,所以每章只有两句。在诗句的本身,其重音节落在“嘉、偕、时”等字词上,句末用“矣”字,使乐曲可以延长咏叹时间,起放慢节奏的作用。前后三章,互相辉映,其整体构思,颇见出诗人手法的高妙。

鱼丽创作背景

  《小雅·鱼丽》,为周代贵族在祭祀宗庙和神灵之后,燕飧宾客时演唱之乐歌。《毛诗序》说:“《鱼丽》,美万物盛多能备礼也。文、武以《天保》以上治内,《采薇》以下治外,始於忧勤,终於逸乐,故美万物盛多,可以告於神明矣。”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脱体无依是病由,直须大死一回休。西江吸尽无涓滴,便解人前不识羞。

乐歌

晋台玉镜照春流,绿草朱鳞步步幽。百子帐头香自暖,银床归坐夜悬钩。

乐歌

青萝白石扉,霞薄动春晖。鹤去书空在,凫閒舄自飞。骖鸾仙驭远,出岫昔心违。拂衽雄风动,犹疑御寇归。

乐歌

亭午鸟不下,谁复过我庐。忽闻扣门者,偶出问何如。云是山阳吏,太守遣置书。自惟久穷困,游子安念予。淮阴况要津,宾馆无暂虚。岂意有所逮,委曲情未逮。报言愧不腼,聊以谢兴居。

乐歌

自为山中归,屡见岁华易。不问眉间黄,唯观鼻端白。水石尽成趣,渔樵或争席。尘世未归人,营营复何益。

乐歌

览镜惊毛发,殊非宿昔翁。狂来诗有兴,愁极酒无功。久病成真跛,流言息近聋。明知过相问,起坐夕阳中。

乐歌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乐歌

燕山三月风和柔,海子酒船如画楼。丈夫固有四方志,壮年须作京华游。京华名花大似斗,看花小儿竞奔走。蒲萄潋滟金叵罗,羊尾驼峰腻人口。知君慷慨非膏粱,生铜卧匣韬光茫。出门一笑颇自许,光范不用投文章。玉露红门天尺五,要为苍生说辛苦。得时便觅好官归,行道当依圣明主。

乐歌

紫箫吹破黄州月。簌簌小梅花,飘香雪。寂寞花底风鬟,颜色如花、命如叶。千里兵尘、凌波袜。心事鉴影鸾孤,筝弦雁绝。旧时雪堂人,今华发。断肠金缕新声,杯深不觉琉璃滑。醉梦绕南云,花上蝶。

乐歌

见井渴已止,投林心更欣。行方触炎热,坐觉远尘纷。谁满鵷鹭集,子犹麋鹿群。融州在何处,壁字带岩云。

乐歌

见说巴南一小州,孤城寂莫字江颜。闻说巴南无一事,助人清思有江山。

乐歌

诸公可叹善谋身,误国当时岂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对泣亦无人!

乐歌

一台称二妙,归路望行尘。俱是攀龙客,空为避马人。见招翻跼蹐,相问良殷勤。日日吟趋府,弹冠岂有因。

乐歌

庭果色如丹,相思夕照残。云边踏烧去,月下把书看。涧水仙居共,窗风漆树寒。吾君方侧席,未可便怀安。

乐歌

密叶留香护境天。好风时雨媚清涟。亭亭双秀倚湖弦。造化曾居公掌握,呈祥宁许百花先。聊占棣蒂芳连。柳子厚《双莲表》:双花擢秀,连蒂垂芳。

乐歌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乐歌

落日衡门下,寒容一水开。最怜忘世老,终愧泣歧才。野草知年事,邻辉觉暮哀。谁能闻嗜酒,时遣白衣来。

乐歌

斜日淡笼吴楚,暮烟欲闭金焦。未暇乘桴浮海,那船曾趁春潮。

乐歌

清邵才高云与机,林间文会忽相违。南中草木正黄落,但羡冥鸿两两飞。

乐歌

长淮渺渺寒烟白。凭栏人是霜台客。时句妙春豪。风云不啻高。樽前人已老。余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乐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