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对酒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作品评述

这首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春,是杜甫最后留住长安时的作品。
  一年以前,杜甫只身投奔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因上疏为宰相房琯罢职一事鸣不平,激怒肃宗,遭到审讯。以后,虽仍任拾遗,但有名无实,不受重用。杜甫无所作为,空抱报国之心,不免满腹牢骚。这首《曲江对酒》便是诗人此种心境的反映。
  曲江,即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因池水曲折而得名,是当时京都的第一胜地。
  前两联是曲江即景。“苑外江头坐不归”,苑,指芙蓉苑,在曲江西南,是帝妃游幸之所。坐不归,表明诗人已在江头多时。这个“不”字很有讲究,如用“坐未归”,只反映客观现象,没有回去;“坐不归”,则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不想回去,可见心中的情绪。这就为三、四联的述怀作了垫笔。
  以下三句,接写坐时所见。“水精宫殿转霏微”,水精宫殿,即苑中宫殿。霏微,迷蒙的样子。在“宫殿”、“霏微”间,又着一“转”字,突出了景物的变化。这似乎是承“坐不归”而来的:久坐不归,时已向晚,故而宫殿霏微。但是,我们从下面的描写中,却看不到日暮的景象,这就透露了诗人另有笔意。浦起龙《读杜心解》曾将诗人这一时期所写的《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跟作于安史之乱以前的《丽人行》作过比较,指出:“此处曲江诗,所言皆‘花’、‘鸟’、‘蜻’、‘蝶’。一及宫苑,则云‘巢翡翠’,‘转霏微’,‘云覆’,‘晚静’而已。视前此所咏‘云幕’,‘御厨’,觉盛衰在目,彼此一时。”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水精宫殿转霏微”所显示的,即是一种虚空寥落的情景,这个“转”字,则有时过境迁的意味。
  与此适成对照的,是如期而至的自然界的春色:“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短短一联,形、神、声、色、香俱备。“细逐”、“时兼”四字,极写落花轻盈无声,飞鸟欢跃和鸣,生动而传神。两句衬托出诗人的此时的心绪:久坐江头,空闲无聊,因而才这样留意于花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一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后杜甫“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由拟人法改为描写法。何以有此改?就因为“桃花欲共杨花语”显得过于恬适而富有情趣,跟诗人当时仕途失意,懒散无聊的心情不相吻合。
  这一联用“自对格”,两句不仅上下对仗,而且本句的某些字词也相对。此处“桃”对“杨”,“黄”对“白”。鸟分黄白,这是明点,桃杨之色则是暗点:桃花红而杨花白。这般色彩又随着花之“细逐”和鸟之“兼飞”而呈现出上下飘舞的动人景象,把一派春色渲染得异常绚丽。
  风景虽好,却是暮春落花时节。落英缤纷,固然赏心悦目,但也很容易勾起伤春之情,于是三、四联对酒述怀,转写心中的牢骚和愁绪。
  先写牢骚:“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判,读潘,“割舍之辞;亦甘愿之辞”(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整日纵酒,早就甘愿被人嫌弃;我懒于朝参,的确有违世情。这显然是牢骚话,实际是说:既然人家嫌弃我,不如借酒自遣;既然我不被世用,何苦恭勤朝参?正话反说,更显其牢愁之盛,又妙在含蓄委婉。这里所说的“人”和“世”,不光指朝廷碌碌之辈,牢骚已经发到了肃宗李亨的头上。诗人素以“忠君”为怀,但失望过甚时,也禁不住口出微辞。以此二句,足见诗人的愤懑不平之气。
  最后抒发愁绪:“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沧洲,水边绿洲,古时常用来指隐士的居处。拂衣,指辞官。这一联是说:只因为微官缚身,不能解脱,故而虽老大伤悲,也无可奈何,终未拂衣而去。这里,以“沧洲远”、“未拂衣”,和上联的“纵饮”、“懒朝”形成对照,显示一种欲进既不能,欲退又不得的两难境地。杜甫虽然仕途失意,毕生坎坷,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始终如一,直至逝世的前一年(769),他还勉励友人“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希望以国事为己任。可见诗人之所以纵饮懒朝,是因为抱负难展,理想落空;他把自己的失望和忧愤托于花鸟清樽,正反映出诗人报国无门的苦痛。  
(周锡炎)
----------------------------------------------
  苑外江头坐不归①,水精宫殿转靠微②。桃花细逐梨花落③,(蔡云:老杜墨迹初作欲共杨花语,自以淡笔改三字。)黄鸟时兼白鸟飞④。纵饮久判人共弃⑤,懒朝真与世相违⑥。吏情更觉沧洲远⑦,老在徒伤未拂衣⑧。

  (朱瀚曰:前半曲江,以江头二字提起。后半对酒,以纵饮二字提起。久坐不归,寻春玩物也。遥望苑中,则宫殿霏徽。流览江上,则花落鸟飞。此皆坐时听见者。日纵饮,懒朝参,见入世不能。沧洲远,未拂衣,又见出世不能。公盖不得已而匏系一官欤?)

  ①《汉书·田叔传》:“鲁王好猎,相常暴坐苑外。”②《魏志》:“大秦国城中有五宫,相去各五十里,宫皆以水精为柱。”《述异记》:“阖闾构水精宫。”【生注】借言宫殿近水也。霏微,春光掩映之貌。沈约诗:“霏微不能注。”③桃花杨花,开不同时,当依梨花为是。桃对杨,黄对白,谓之自对体。乐府《读曲歌》:“桃花落已尽。”萧子显诗:“洛阳梨花落如雪。”古词:“杨花飘荡落南家。”④《诗》:“黄鸟于飞。”又:“白鸟翯翯。”⑤《方言》:“楚人凡挥弃物谓之判。”俗作■。⑥《庄子》:“与世违而心不与之惧,是陆沉者也。”黄生曰:懒朝,疑即汉之移病。⑦谢朓诗:“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⑧乐府《长歌行》:“老大徒伤悲。”《后汉·杨彪传》:曹操收彪下狱,孔融闻之,往见操曰:“公横杀无辜,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谢灵运诗:“拂衣五湖里。”《南史·王僧虔传》:“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如见恶,当拂衣去耳。”黄生曰:前半即景,后半述怀;起云坐不归,已暗与后半为针线。花落鸟飞,宦途升沉之喻也,又暗与五六为针线。

  《丹铅录》:梅圣俞“南陇鸟过北陇叫,高田水入低田流”,黄山谷“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来”,李若水“近村得雨远村同,上圳波流下圳通”,其句法皆自杜来。
-----------仇兆鳌 《杜诗详注》-----------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卜宅定何好,庐山泉石奇。夜梦五老人,问我归何时。山中有蕨薇,可以疗子饥。束书早归来,长歌歌紫芝。

蜀客本多愁,君今是胜游。碧藏云外树,红露驿边楼。杜魄呼名语,巴江作字流。不知烟雨夜,何处梦刀州。

桃叶桃根柳岸头,献之才调颇风流。相看不语横波急,艇子翻成送莫愁。

阴阳内感相交结。有铅汞、分八卦罗列。金鼎炼黄芽,正一阳时节。子后午前方进火,向玉炉、烹成白雪。通彻。这玄关、深奥难轻泄。因师指诀幽微,把金丹大药,将来分说。捉住虎龙精,自然日月。造化天机人怎晓,换俗骨、永无魔折。超越。望仙都稽首,朝元金阙。

古有容容福,人讥龊龊员。生能巧非奏,死戒直如弦。欲重高门地,非论媚灶天。诗书大儒冢,丝竹后堂旃。东阁翻刍马,西园竊富钱。道谋谁执咎,户選不因贤。朱鼓成妖日,羌鹖入贺年。须防反室诏,终取阖门怜。异日讒成锦,先时默似蝉。空贻后人叹,流涕掩青编。

仙苗风味淡为宗,能诱长安客欲东。浪说栈羊余隽永,施于高士了无功。

西风满路桂枝香,催整登云步月装。群辈总皆推德行,三年稔已听文章。琅琅议论须披腹,琐琐功名只探囊。捷了早来谈杰作,耸闻鸣凤瑞朝阳。

温记今年雪,先悭半月晴。乍飘偏有熊,猛下却无声。水绕长春圃,人居不夜城。弄寒群犬戏,惊晓独鸡鸣。桥冻泥添滑,窗虚纸借明。冷妨梅早慧,高妒柳轻生。瀹茗尝深鼎,临书厌短檠。鹅边鷳失素,鸥混鹭争盟。日壑银烹出,龙沙粉筑成。歌盐唐按谱,聚米汉谈兵。曳履需公诏,吞毡

白发三朝执戟郎,赐骸偶值岁丰穰。村东已种千畦麦,舍北新添百本桑。

蔡家肉谱繇司徒,西蜀蔓衍云间居。胡笳一洗怨女孤,世世解读中郎书。传家五叶忠孝俱,郁葱佳气无时无。有母有母徐卿徐,生儿滚滚麒麟驹。桧岩老仙老不枯,岩前双桂云敷腴。绣舆从以斑斓裾,或拜或立或步趋。登堂好弄如群鱼,中有一人美且都。柏垣成阴返慈乌,平反一笑堂上娱。

叶下潇湘阔,杯浮岂道迟。宾鸿不到处,危彴独行时。翠岭祝融宅,乔松虞舜祠。云霞游遍日,振锡更何之。

旧喜看书今不看,且留双眼向孱颜。从来作梦大槐国,此去藏身小玉山。暮霭朝曦一生子,高天厚地两峰闲。九华诗句喧寰宇,细比真形伯仲间。

年年模样一般般,何似东归把钓竿。岩谷谩劳思雨露,彩云终是逐鹓鸾。尘迷魏阙身应老,水到吴门叶欲残。至竟穷途也须达,不能长与世人看。

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谁家玉雪花娇儿,顿足嬉笑牵爷衣。韩家阿拿今已矣,有谁门前迎我归。

野炊未到也饥嗔,到得炊边却可人。伞作旅亭泥处坐,水漂地灶雨中薪。

梅山如积翠,的皪手堪捧。遥遥仙人尉,盘盘故时陇。丹泉清可鉴,石乳甘於湩。行将解尘缨,于焉滔高踵。

失笑王三,元当幼小,典了身体。直至如今,四十八上,方是寻归计。独担辛苦,为谁欢乐,决要捡抽文契。这工钱、不曾取过,从前并无绾系。锐然走出,没人拘管,欣许深要固蒂。水畔云边,风前月下,占得真嘉致。惺惺了了,玲珑清爽,复人烂银霞际。一团儿、红囗炎炎,就中妙

维后之功,配天其大。祀而稷之,万世如在。黄冠野服,骏奔皇皇。自古有年,神其降康。

郊野游行熟,村园次第过。蓦山寻浥涧,蹋水渡伊河。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逢人共杯酒,随马有笙歌。胜事经非少,芳辰过亦多。还须自知分,不老拟如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