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卧病有感二首

支离卧病逢佳节,漂泊西游寄洛城。
重帽畏风惟益睡,青筇扶步不禁行。
红飘残萼知风急,绿满新枝听鸟声。
不见贾生遗宅处,空传金谷旧园名。
悲歌身世惊将老,怅望古今空复情。
笑看家人竞时节,争持新火照清明。

作品评述

《清明卧病有感二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明卧病逢佳节,
漂泊西游寄洛城。
重帽畏风惟益睡,
青筇扶步不禁行。

红飘残萼知风急,
绿满新枝听鸟声。
不见贾生遗宅处,
空传金谷旧园名。

悲歌身世惊将老,
怅望古今空复情。
笑看家人竞时节,
争持新火照清明。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清明佳节,我病重卧床,
身处陌生之地,寄情洛阳城。
戴上重帽,畏惧寒风,只能更好地入睡,
手扶青竹拄着步杖,行走也不禁止。

红花飘落,残萼知道风势紧急,
绿枝满目,倾听鸟儿的歌声。
不见贾生的故居,
只听说金谷园的名字。
悲歌唱出身世之苦,惊觉自己已经老去,
怅望古往今来,空悲复情。
笑看家人争相忙碌,争着点燃新火,照亮清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清明佳节时卧病在床的情景,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和思考。作者身处陌生之地,思念故乡洛阳,寄托了对贾生故居和金谷园的思念之情。他感叹自己的身世之苦,对古往今来的变迁感到怅然若失。然而,他也笑看着家人们忙碌着点燃新火,庆祝清明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病状、环境和情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过去的思念之情。作者在病榻上,感叹自己的身世之苦,对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感到无奈和悲凉。然而,他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清明节,笑看着家人们忙碌的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词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对病榻上的思考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转的思考,以及对家人团聚和传统节日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幽居不称在长安,沟浅浮春岸雪残。板屋渐移方带野,水车新入夜添寒。名如有分终须立,道若离心岂易宽。满眼尘埃驰骛去,独寻烟竹剪渔竿。

有生不酿羔羊酒,无日不诵羔羊诗。贤哉蔡子勇成癖,自励要如三代时。

不是山阴画,清流曲更方。欲知三面景,绝胜九回肠。

翬檐临古岸,玉砌近重闉。指点寻仙路,留连劝酒人。水流还似旧,花落又逢春。客到此亭下,眷言休问津。

修竿其钓莫钓,短艇似渔非渔。欸乃一声山水,杏林夫子琴书。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翻飞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太平时世园亭内,丰稔岁年村落间。情味一般难状处,风烟草木尽闲闲。

白菊欹倾拥玉钿,黄花零乱委金钱。饥寒未免交为累,金玉繇来枉现前。

春风来信已分明,不待骚人玉笛横。莫道未开难等候,开时却恐转关情。

青山无大小,总隔郎行路。远近生寒云,愁恨不知数。

世道日以漓,人事日以非。吾宗昔昌繁,儒冠森巍巍。时节相会聚,燕笑芳菲菲。迩来岁复岁,存者星晨稀。我今七十九,奄奄一息微。汝亦七十八,褵褷旧羽衣。老我虽待尽,犹与坟墓依。而汝百里外,茕鹤傍孤飞。我非寿彭籛,汝非丁令威。年事已到此,余生露易晞。后会安可必,欲别

分得前溪水,萦纡绕砌流。清泠虽可乐,呜咽不关愁。静称浮花片,闲宜泛酒瓯。却嫌川上看,时复有沉舟。

甘露霭长空,垂休太不宫。瑞光经日在,圣德与天通。如醴沾衣白,凝脂间叶红。淋漓滴层汉,顾眄骇重瞳。五色名难比,三危味莫同。祗应书信史,千古仰玄功。

知几少也爽,万事笑谈了。自谓颇寡合,见我辄倾倒。百年能几见,一别迹如扫。父子俱埋璧,乌乎何其早。向来论文酒,和泪倾宿草。此意谁复知,寤叹令人老。

新著生红小舞衣。案前磨墨误淋漓。含嗔逗晚不梳洗,背面牙床吃荔支。

文学之目,名重一时。为君子儒,作魏侯师。不要后礼,始可言诗。假盖小嫌,圣亦不疵。

塘南莲吐锦,塘北树成幄。夜来已秋风,朝见一叶落。呼酒玩余景,行见纷索索。人生如寄耳,何苦不行乐。

六朝旧迹俱寻遍,千古英雄一笑休。黄叶乱随秋雨落,长江空带楚天流。樽前有客翻新调,白下无人说故侯。明日西风天色好,吹箫骑鹤上扬州。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白衣一居士,方袍四道人。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城中山下别,相送亦殷勤。

沐浴前朝像,深秋白发师。从来居此寺,未省有东池。幽石丛圭片,孤松动雪枝。顷曾听道话,别起远山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