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

云奔浪卷入帘钩,说著坡仙万户侯。
剩觉足山看不足,几番烟雨上楼头。

作品评述

《题唐昌尉廨足山楼三首》是宋代诗人钱时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足山楼的赞美和情感体验。

诗词中提到了云奔浪卷入帘钩,这描绘了云雾飞快地滚动,仿佛被风吹动的帘钩吞噬一般。这样的描写给人一种动感和生命力的印象。接着,诗中提到了坡仙万户侯。坡仙是指在山坡上修炼成仙的人,万户侯则意味着拥有万户人家的富贵地位。这两句意味深长地表达了足山楼的壮丽景色,它不仅有着自然的魅力,还给人一种贵族般的气派。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足山楼景色的欣赏。作者感叹自己虽然多次登楼眺望,但仍觉得欣赏不够,仿佛看不够足。这里的足山指的是足够高的山峰,而楼则是指楼阁。作者在诗中通过几番烟雨上楼头的描写,表达了多次登楼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足山楼美景的无尽眷恋。

整首诗词以短小精炼的文字传达了作者对足山楼景色的赞美和情感体验。通过描绘云雾奔涌的景象和坡仙万户侯的形象,以及作者多次追寻美景的心境,诗词给人一种壮丽、高远而又恍若隔世的感觉,让人仿佛亲身置身于足山楼的壮丽景色之中。

作者介绍

钱时(一一七五~一二四四),字子是,学者称融堂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早年从杨简学,爲朱熹所重。江东提刑袁甫作象山书院,延主讲席。理宗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以布衣召见,赐进士出身,授秘阁校勘,预修国史。后辞归,居乡蜀阜玉屏街北山之冈,创融堂书院。淳祐四年卒,年七十。有《蜀阜集》十八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等,已佚。今存民国十六年徐氏刻《蜀阜存稿》三卷。事见本集卷首《融堂先生行实》,《宋史》卷四○七《杨简传》附。 钱时诗,以《蜀阜存稿》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编爲二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梦亦齐庄非矫戾,病犹温习见操存。生柴参后千馀载,恍似同时及圣门。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

风摇北斗柄欲折,雨溢天河浪正生。一盏昏灯北窗下,腐儒未辍读书声。

雅意老山林,每作山林趣。引领山林景,赋咏山林句。岚光增日夕,林风度朝暮。时时携筇归,群山送归户。

唾来不拭如师德,怒至无迁不子颜。浅眼方知有沧海,恶声宁复到薇山。

身见高皇再造初,名场流辈略无余。旧书科斗才存空,薄业蜗牛仅有庐。迂士岂堪新贵使,少年自与老人疏。荒园寂寂堆霜叶,抱瓮何妨日灌蔬。

苏州粉牋美如花,萍文霜粒古所夸。近年专制浅蜡色,软玉莹腻无纤瑕。盘门系缆高桥住,呼僮径访孙华铺。琱锼红碧任成堆,春膏且问如何去。乃知剡溪桃花黄,楮君同谱生殊乡。买来论担不计数,直候东风花草香。其时霡霂吹微雨,润物无声略胶土。展开千幅向晓空,渍染都匀始轻杵,

万岁名虚得,兴亡已屡移。楼头秋夜月,当只似当时。

石榴花发石榴开。

疲牛病嚅饿桑间,碌碡间眠麦地乾。残税驱将儿子去,岂畦欲倩草人看。

山抹修眉横绿净。浦溆生寒,立尽梧桐影。香灺未消帘幕静。醉红如洗风吹醒。一夜秋声连玉井。梦落孤篷,已尽山阴兴。戍角凄凉清漏永。江南烟雨何堪省。

庭草初齐巷柳斜,暖风晴旭野人家。山中梦破寻蕉鹿,杯里弓疑避酒蛇。棋局交情空点检,机关世道重吁嗟。闲陪白昼驯阶鸟,归数黄昏卜树鸦。

百年摩诘阳关语。三叠嘉荣意外声。谁遣伯时开缟素,萧条边思坐中生。西山阳关万里行,弯弓走马自忘生。不堪未别一杯酒,长听佳人泣渭城。

言为西邑宰,本是洛阳人。送馹往归魏,迎车来入秦。山川成巩固,陵庙壮威神。好学河阳政,栽花作县春。

吉祥寺里千堆锦,绿发仙人对花饮。腰鼓金盘五色蓝,醉归犹带花枝寝。东风壬子几清明,三百年来寺已倾。沙河塘上痴儿女,犹诵钱塘太守名。看花我亦逢壬子,况是清明非偶耳。莫论南浦与西湖,楚水吴山正相似。青莲居士识前因,金粟如来见后身。总不能知尘外劫,也须曾是会中人。

海波间,蓬莱岛。行满功成,去者绝希少。无路无舟空浩渺。*市先生,要到应难到。养冲和,宜在早。意气男儿,守取幽去道。沧海变移身未老。玉帝知闻,必有金书诏。人名。吕洞宾原词,全唐诗收入。

薰薰麝脐烈。灼灼猩血殷。

辛夷如雪照庭柯,老去愁惊日易过。芳草渐于歌馆密,落花偏向舞筵多。故人别后皆黄土,南浦春来又绿波。便欲移家勾曲住,采芝种玉此山阿。

望帝千年魄,春山几度风。声声向谁白,岁岁作花红。寂寞荒烟裹,妖娆细雨中。可怜溅成血,无复见蚕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