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洞

一水之玄去复归,众峰向背俨相持。
天荒地老无从问,鬼刻神劖未解奇。
丹嶂漫留仙幻迹,白云仍似太初时。
欲穷画底羲皇意,一束灵蓍万古知。

作品评述

《伏羲洞》是宋代诗人刘边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道流水蜿蜒而去,玄妙之处又回归,
众峰相对,庄严而持久。
天地从古以来荒凉无人可问,神灵的刻印未被解读。
红峰的踪迹遍布神仙的世界,白云仍然像太初一样纯洁。
想要穷尽画面描绘伏羲的意境,唯有聚集一束神奇的灵蓍。

诗意:
《伏羲洞》运用了山水意境,表达了对自然与神秘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一道流水的玄妙之处和众峰的庄严对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不可思议之处。同时,诗中提到的天荒地老和鬼刻神劖,暗示着人类对宇宙之谜的永恒追求。红峰和白云则象征着神仙所在的神奇世界和太初的纯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伏羲智慧的追求,只有抓住灵蓍,才能揭示伏羲的意境。

赏析:
《伏羲洞》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和对伏羲尊者智慧的崇拜。诗中的流水和众峰象征着宇宙的无穷和永恒,展现了自然界的庄严和神秘。同时,天荒地老和鬼刻神劖的描绘,强调了人类对宇宙之谜的追寻,以及神灵智慧的无穷奥妙。而红峰和白云的出现,则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仙境。最后,作者以灵蓍的意象表达了对伏羲智慧的渴望,传达了探索和研究古人智慧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词唯美而虚幻,通过揭示自然和人类对神秘世界的向往,展现了刘边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智慧的崇敬。

诗词推荐

高亭暮色中,往事更谁同。水谩矜天阔,山应到此穷。病怜京口酒,老怯海门风。唯有言堪解,何由见远公。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解鞍萧寺憩清幽,睡里忽闻黄栗留。惊破梦魂何可恨,得知身在浙江头。

名章络绎走陪台,得对春风一笑开。楼外未知明月出,袖中疑有夜光来。秀如王子登门竹,味胜曹公止渴梅。已向歌谣挹和气,预知丰稔变污莱。

莫言行路难,夷狄如中国。谓言骨肉亲,中门如异域。出处全在人,路亦无通塞。门前两条辙,何处去不得。

琪树间瑶林。春意深深。梅花还被晓寒禁。竹里一枝斜向我,欲诉芳心。楼外卷重阴。玉界沉沉。何人低唱醉泥金。掠水飞来双翠碧,应寄归音。

晚晴初,斜照里。远水连天,天外帆千里。百尺高楼谁独倚。滴落梧桐,一片相思泪。马又嘶,风又起。断续寒砧,又送黄昏至。明月照人人不睡。愁雁声声,更切愁人耳。

青林拥萧寺,况乃在山阴。出见桃花发,方知春已深。

冷蕊萧疏蝶懒飞,商量何日是花时。重阳过后开无害,只恐先生不赋诗。

用九见群龙,首能出庶物。用六利永贞,因乾以为利。四象以九成,遂为三十六。四象以六成,遂成二十四。如何九与六,能尽人间事。

右逾越巂左蓬壶,万里提封入壮图。断石云屯山拥蜀,惊涛雪立海吞吴。蟠桃有实来青鸟,若木无枝驻赤乌。秦汉经营人尽去,独留形胜在寰区。

兀兀默耕,天成地平。一心无住住,万像不生生。起家空劫壶中句,借伴今时路上行。搅丛林人七八处,今行而据;握拄杖子四十年,师坐而横。用之不敝,虚而不盈。

庭树发华滋,瑶草复葳蕤。好鸟飞相从,愁人深此时。天中有灵匹,日夕嚬蛾眉。愿逐飘风花,千里入遥帷。心逝爱不见,空歌悲莫悲。

吟屋青山万垒间,割来风月少陵坛。可怜云树相望地,今作江东渭北看。

岐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直道危言自古难,忠贤常困佞邪安。兴王赏谏非无法,却为贪令自择官。

宿雨初收草木浓,群鸦飞散下堂钟。长廊无事僧归院,尽日门前独看松。

鼓枻溪头动晓行,衣裳润浥露华清。东风移帆浪花起,幽鸟避人霜羽轻。片玉峰寒松倚秀,草堂春早柳含情。山人领鹤之何处,惆怅归来雨满城。

瘦不缘诗不为春,只教悬罄未教行。清和天理不归去,六月长途作麽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