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校书赴东川幕

泥坂望青城,浮云与栈平。
字形知国号,眉势识山名。
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
男儿须聘用,莫信笔堪耕。

作品评述

《送李校书赴东川幕》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泥坂望青城,
浮云与栈平。
字形知国号,
眉势识山名。
编简尘封阁,
戈鋋雪照营。
男儿须聘用,
莫信笔堪耕。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李校书前往东川幕(军事地区)的情景。诗人站在泥坂上,遥望着远处的青城,看到浮云与山峰的高度差不多。他通过字形来认识国家的名称,通过眉宇间的神情来识别山峰的名称。他看到编纂的文件被尘封在阁楼中,军士们手持戈矛在雪中行军。诗人呼吁年轻的男子应该担任重要的职务,而不是只依靠写字耕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军事环境,抒发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呼吁。诗中的泥坂、青城、浮云和栈道等景物,以及字形、眉势、编简和戈鋋等形象,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感悟。他通过观察自然景色和人物行为,呼吁年轻人应该以实际行动为国家作出贡献,而不仅仅局限于书写和农耕。这种呼吁体现了唐代士人的责任感和对时代发展的关注。

整首诗词语言简练、意境清晰,通过描写细节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思考深度。它既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忧虑,又蕴含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这首诗词在揭示当时社会氛围的同时,也对读者提出了反思和思考。

作者介绍

卢纶,字允言,河中蒲人。大历初,数举进士不第。元载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尉,累迁监察御史,辄称疾去。坐与王缙善,久不调。建中初,为昭应令。浑瑊镇河中,辟元帅判官,累迁检校户部郎中。贞元中,舅韦渠牟表其才,驿召之,会卒。集十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沈约只能瘦,潘仁岂是才。杂情堪底寄,惟有冷于灰。

小烦溪友语阳侯,好遣漂沙盖石头。能费奔流多少力,前头幸有一沙洲。

阴深古木护涟漪,洞里藏春人不知。不是桃源深有路,如向蝴蝶满璚枝。

伯阳道德释迦心,夫子文章尽可寻。饱食暖衣都不顾,可怜容易过光阴。

今负稔熟收田禾,智能鸡担谷主人家。农人时节一醉饱,擨歈起舞相喧哗。

远及水中蟹,直以投葅醢。

唯将直道信苍苍,可料无名抵宪章。阴骘却应先有谓,已交鸿雁早随阳。

江南九子云深处,亦有新罗国里人。用夏变夷夷变夏,世间毕竟是谁真。

荷恩承顾托,执契恭临抚。庙略静边荒,天兵耀神武。

福德元无实,本光常湛寂。圆明法界内,杳廓无穷极。

断蓬帆影天平入,夹镜波光水到流。

山翁不办碧油幢,办与秋风斸老椿。嚼雪未论香世界,眠云已惬月轩窗。谁分兔臼玉千杵,不费鸿门璧一双。蚤晚乘槎问银汉,呼童多酿酒成缸。

尽日山行意未销,皈来再与坐溪桥。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帝子乘龙夜,三星照户前。两行宫火出,十里道铺筵。罗绮明中识,箫韶暗里传。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铢钱。交颈文鸳合,和鸣彩凤连。欲知来日美,双拜紫微天。

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春住。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坐看画梁双燕乳。燕语呢喃,似惜人迟暮。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

我世本儒术,所谈圣人篇。圣篇辟乎道,信谓天地根。众贤发蕴奥,授业称专门。传笺与注解,璨璨今犹存。始欲沿其学,陈迹不可言。唯余兵家说,自昔罕所论。因暇聊发箧,故读尚可温。将为文者备,岂必握武贲。终资仁义师,焉愧道德藩。挥毫试析理,已厌前辈繁。信有一日长,可压

旧隐匡庐一草堂,今闻携策谒吾皇。峡云难卷从龙势,古剑终腾出土光。开翅定期归碧落,濯缨宁肯问沧浪。他时得意交知仰,莫忘裁诗寄钓乡。

半生作梦身初到,此日游山兴可知。小盖曲穿杨柳岸,平舆斜掠槿花篱。层轩俯瞰人寰狭,阴洞幽寻古路危。满寺留题谁最警,南唐人写晚唐诗。

霜雪埋百花,及时斗春阳。城南有高士,买屋入花藏。经时不出门,为花日日忙。我居在何许,近止东数坊。亦有佳公子,连车换帷裳。隔墙蜂蝶諠,开户草木香。仙人朱桃椎,发绿童脸芳。此公不可见,此画来远方。竹欹屠苏坞,柳拂辘轳床。素儿虽小小,亦足侑客觞。尚书廊庙具,气若

底事黄鹂唤不休,出门欣见绿阴稠。残花满地无人扫,芳草连天起客愁。泪落田间闻牧笛,醉归江上问渔舟。杜鹃也合催春去,何处而今孟浪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