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沈周的《除夕歌示子侄》
拼音和注音
wǒ yú suǒ qù yǐ wǔ shí , qí lái bǎi suì yì tǎng y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岁:1.百年。指长时间。《鹖冠子·近迭》:“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唐韩愈孟郊《遣兴联句》:“平生无百岁,歧路有四方。”周立波《金戒指》:“人生百岁也是死,何处黄土不埋人?”2.终身;毕生。明叶宪祖《丹桂钿合》第七折:“愿齐眉廝守,百岁和睦。”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孝女》:“保佑老父沉疴速起,百岁康强。”3.死的讳称。《诗·唐风·葛生》:“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史记·吕不韦列传》:“夫百岁之后,所子者为王,终不失势。”唐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诗>》诗:“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宋苏轼《汉高帝论》:“天下望以为君,虽不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戚姬子乎?”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原诗
去之岁,来之年,一迎一送灯火边。
迎新送旧大家事,觉与老者偏无缘。
黄鸡未号霜满天,一心百感惟愀然。
小儿自喜时节至,催理靴服誇新鲜。
固知老者已异趣,青春似因儿女妍。
青春悬老不多地,白发红颜俱眼前。
去之岁,来之年,譬如传马相络绎,又如车轮相回旋。
谁从个里饶不死,咽气苦苦脩神仙。
我于所去已五十,其来百岁亦倘焉。
使我五十不为天,使我百岁不为延。
尚有大而去者与来者,在我先后计万不计千。
其间豪杰梦幻耳,冥冥漠漠真堪怜。
惟有青竹数行墨,待来追去各可传。
劝儿必读床头编,莫惜买读吾无钱。
男儿所立须及早,老夫代尔耕春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