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闽关(二首)

建溪激箭向南流,石齿如锋斗客舟。
篙子踏歌浑不畏,行人遥望替生愁。

作品评述

《过闽关(二首)》是明代诗人刘基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闽关的情景,以独特的意象和形象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过闽关(二首)

建溪激箭向南流,
石齿如锋斗客舟。
篙子踏歌浑不畏,
行人遥望替生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建溪为背景,通过描写溪水的奔流和石齿的形态,表达了作者对行舟者的敬佩和自己的思考。首两句“建溪激箭向南流,石齿如锋斗客舟”,通过将溪水比喻为箭和石齿比喻为锋利的刀剑,展示了溪水的湍急和石齿的险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行舟者在激流中的艰险和挑战。这种比喻和形象的运用,使得诗句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和冲击力。

接下来的两句“篙子踏歌浑不畏,行人遥望替生愁”,表达了作者对行舟者的钦佩和自己内心的感叹。篙子是行舟者用来撑船的工具,而作者将篙子比作踏歌的乐器,强调行舟者的从容和勇敢。行人远远望去,替行舟者担忧,也凸显了行舟者所面临的艰险和危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对人性的思考。作者通过对建溪的描绘,把自然景观与人的行动相结合,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诗中的景物描写充满了力量和动感,表现了作者对奔流的溪水和险峻的石齿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行舟者勇敢精神的赞赏。与此同时,作者通过行人远望的视角,表达了对行舟者所承受的压力和困难的同情之情,传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行舟者和人性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比喻,使诗句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法筵会早秋,驾言访禅扃。尝闻大仙教,清净宗无生。七物匪吾宝,万行先求成。名相既双寂,繁华奚所荣。金风扇微凉,远烟凝翠晶。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境幽真虑恬,道胜外物轻。意适本非说,含毫空复情。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白石通宵煮,寒泉尽日舂。不曾离隐处,那得世人逢。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以逸豫失国,故为《至荒》之诗一章三韵十二句)国有世谟,仁信勤欤。王实惛荒,终亡此乎。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呜呼亡王,忍为此心!敢正亡王,永为世箴。

从来耽酒须微禄,绝禄三年酒盏疏。百尺辘轳新浚井,一杯聊慰渴相如。

郎星又转作侯星,上据中阶下列城。时号嘉兴为辅郡,出分重寄护行京。

葛坡龙竹东坡笠,合伴山人到洞天。柯烂想应留斧在,凭君试问石桥仙。

取士忘疏贱,量书废寝兴。刍言本何益,玉殿最先登。日角依俙想,尧言涕泗称。龙髯远莫及,零泪冻成冰。

梅花似雪。赏花记得同欢悦。更阑犹自贪攀折。不怯春寒,须要待明月。如今月上花争发。疏枝冷蕊对离缺。人心只道花争别。不道人心,不似旧时节。

前瞰琵琶州,后枕思禅寺。

山脉钟云气,新晴散紫霞。玉藏云里石,金落水中沙。瘦鹤依疏竹,饥蜂恋落花。临池看洗砚,知是右军家。

鱼在岸时活不久,人落深渊当下亡。川陆谁知同一性,恰如地狱与天堂。

天悭聊尔落,地暖未教深。犹放遥岑碧,偏鸣密竹林。似供愁里眼,小恼客边心。诗卷开还阖,清寒溢素襟。

前辈凋零雅道衰,陈岩一叟尚庞眉。昂藏且伴戴花老,么麽安知撼树儿。警句可编半山集,高风宜配客星祠。有诗一卷留天地,绝胜征南立二碑。

妾本丛台女,扬蛾入丹阙。自倚颜如花,宁知有凋歇。一辞玉阶下,去若朝云没。每忆邯郸城,深宫梦秋月。君王不可见,惆怅至明发。

身心既已闲,吟风兴亦偶。山东打茶声,睡思忽抖擞。

落魄正当年,人皆笑我颠。乾坤时运动,沦海渺无边。

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缥缈风烟岛屿孤,朱楼丹阁欲凌虚。浩然逸兴成陈迹,康乐清吟足起予。鳌顶蓬莱无雁塔,龙宫蠖濩拥宸居。平生李杜空遐想,我欲投竿学钓鱼。

流浪江湖跨两年,西风犹驻木兰船。可人方外二三子,与尔樽中十八仙。处士妄同公子议,麴生未减索郎贤。自怜衰病方轰饮,也在刘家幕下天。

王谢风流堕渺茫,黯然怀旧见新堂。山无多树夕阳远,梅始一花春意长。燕去有时来画屋,鹤飞何日到青冈。休言枉洒新亭泪,犹胜如今似醉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