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末元初郑思肖的《十三砺十首(其八)》
拼音和注音
ǒu bèi wén míng shí , wàn shì àn cāng mǎ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
万事:万事wànshì一切事情;全部事情万事如意
苍莽:1.郊野景色看不清的样子。2.无边无际的样子。
文明:(名)文化:远古~|精神~。②(形)社会发展到具有较高文化状态的:~程度|~国家。[反]野蛮|落后。③(形)旧时指有现代色彩的:~戏(话剧)|~结婚。[近]文雅。
郑思肖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原诗
偶背文明时,万事暗苍莽。
诏汝一世人,父亡子焉往。
良心油然生,千载垂清响。
与道同周流,光明塞穹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