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作品评述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夜里大醉之后,来不及卸妆就和衣而睡,发髻上还擂着梅花的残枝。浓郁的花香将我从沉醉中熏醒,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惆怅。因为花香惊破了我的好梦,路途遥远我还没有到达故乡。
夜悄然无声,伴着我的,只有天上的斜月和眼前的翠书。我能干什么呢?只能无聊地用手搓揉着残损的花瓣,闻闻手中的余香,再发会儿呆来消磨这时光。

注释
⑴诉衷情: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⑵沉醉:大醉。
⑶梅萼:梅的萼片,此处代指梅。萼,花瓣外面的一层小托片。
⑷熏被:被香料熏过的被子。
⑸远:一作“断”。
⑹悄悄:寂静无声。
⑺依依:留恋难舍,不忍离去之意。
⑻更:又。挼:揉搓。
⑼捻:用手指搓转,如捻麻绳,其揉搓程度比“挼”更进一层。
⑽得:需要。些:一作“此”。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赏析

  一般诗词所咏之梅,多是凌寒怒放,傲立枝头的,对残梅则不屑于咏叹赞赏。这首咏梅词却不落前人窠臼,选取新的角度写梅。

  上片写词人醉眠后,残梅的幽香对她所发生的作用。首句虽未写饮酒的动机和场面,直截写酒后入睡,但从“沉醉”一词可以窥见词人饮酒之多和心绪之恶。一个“迟”字进一步透露出沉醉的状态,心情的抑郁和词人懒于卸装的倦怠神情。下句“酒醒”从首句“沉醉’”而来,由醉到醒,在内容上进了一层,在笔法上宕开一笔,同时为“熏破春睡”张本:酒意渐消,春睡才会被梅香熏破。“熏破”二字,通过嗅觉强调出梅香的浓烈。春困又加沉醉,所以睡得一定很甜;梦中得归故乡,所以心情暂时很美。“梦远不成归”,作者以梦写愁,揭示全词主旨。“梦远”是梦中返回遥远的故乡。词人似乎有些埋怨梅香太浓,打断了自己的美梦。她的梦魂本来正沿着回乡之路,飘飘忽忽飞得很远很远,“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归乡千里路,也许能回到故乡,也许能与亲人团聚吧。但现实是故乡已在金人的铁蹄之下,回去谈何容易。词人只有借助梦境才能得到精神上的暂时慰藉,这是非常不幸的。而怀乡之情,故国之思又是非常殷切的。李煜在其《菩萨蛮》中有“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的句子。用梦表达在现实中久萦于心而实际上又无法实现的强烈愿望,确实能收到情在词外的效果。更何况这美梦被梅花扰断,希望又成泡影。词人无限感叹,惘然若失。这种对梅香的“怨”也正是词人欲归不得的怨。这种幽怨像无端的乱絮,久已缭绕心头,“夜来沉醉”不过是为了借酒浇愁罢了。断梦,给人留下遗憾,留下回味的馀地,它比一个完整的梦更富有艺术感染力。“梦远不成归”一句,集中表现了词人强烈的思乡怀人之倩,欲归不得之苦。

  下片集中写词人醒来后,依托于梅花的百无聊赖的心绪,也表现了词人在孤寂的环境中思念故土的执著情态。“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寥寥数语,勾画了一幅春夜无眠图。梦醒以后,久不成寐,帘筛月影,月伴无眠,夜深人静,月亮缓缓移动,绿色的窗帘低垂着。此句描绘寂静的环境。作者寓情于景,抒发其思念故乡的深沉感情。“人悄悄,月依依”是对偶句。孤独一人,中夜不寐,故觉“悄悄”;皓月缓缓移动,含情脉脉,故曰“依依”。“悄悄”不仅活现人物的姿态,还能令人想见人物的凝思冥想之状。用“依依”来描绘月亮移动,十分切贴,它又和“人俏悄”所显示的夜深人静的气氛和谐统一,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翠帘垂”在描写客观物态中,更增加几分静谧。一个“垂”字更增加了夜的沉寂。这幅清淡的月夜图,成功地烘托出词人孤单清冷的内心世界。“更挪”“更捻”的连续动作,突现了词人百无聊赖的心理。这单调的动作,包含着复杂的心绪。词人所思早已不只在梅上。或许她是在追忆梦中的情景,或许是在回忆昔日的生活,或许是由残梅想到自己眼下的处境,或许是对梅花产生了怜惜之情:“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二首》)在这深夜里,是残梅勾起了词人的伤心事,又只有残梅还能陪伴着她,排遣她心头的愁绪,消磨这难挨的时光。“更援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三“更”相迭,含蕴无穷,将词人的感情表现得婉曲有致。作者在勾勒客观环境的同时,寓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境地。所用排比句式,既合格律,又灵活多变。

  这首咏梅词,没有把笔墨集中在写梅的姿容、特质上,而是缘梅抒情,以残梅的幽香为引线,串联全篇。全词以写头戴残梅沉醉入睡开始,继由梅香“熏破春睡”使“梦远不成归”,引起词人心情的怅惘;甜美的梦境与凄苦的现实互为映衬,深刻地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全词虽不着一个“愁”字,却处处含愁。“梦远不成归”使人愁;“人悄悄,月依依”同样使人愁;“更挪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更把词人内心的愁绪通过动作表现褥淋漓尽致。国破家亡,流落他乡,一腔怨恨,借梅而发。咏梅而意不在梅,正是这首咏物词的特点。

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创作背景

  此首当作于作者夫婿赵明诚任职江宁知府期间,其时约为建炎三年(1129)二月,是李清照所作的数首闺怨词之一。金兵南下,李清照举家逃离青州,于建炎二年(1128)春抵江宁。从此开始了后期南渡后的生涯。她平日植树观花,冒雪寻诗,似乎很悠闲;其实国土沦丧之悲,离乡背井之痛,时时郁结于怀,从而写下大量词作宣泄忧愁,其中咏物词达十来首,除了《山花子》咏桂花、《添字丑奴儿》咏芭蕉外,其余皆咏梅花,这便是其中一首。

作者介绍

李清照(一○八四—?),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格非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适当时爲太学生的赵明诚,时年十八,夫妻共事铅椠。崇宁元年(一一○二)父入党籍。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随夫宦居莱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明诚知江宁府,时金兵南侵,遂载书赴江宁。三年,明诚改知湖州,途中病卒,清照流寓浙东各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赴临安府,夏,再适张汝舟,未几即离异(《云麓漫抄》卷一四、《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八)。四年,撰《金石录后序》(《容斋四笔》卷五)。晚年表上《金石录》于朝(《隶释》卷二六),卒年七十余(《渭南文集》卷三五《夫人孙氏墓志铭》)。清照工于诗文,尤以词擅名,爲宋代婉约派大家。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一作十二卷(《邵斋读书志》卷一九),又《易安词》六卷(《宋史·艺文志》),皆已散佚,仅有《打马图经》一卷传世。近人辑有《李清照集》、《漱玉集注》等。事见《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诗,据有关载籍所录,并参考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白昼钩帘坐,湖山静里看。分明吟世界,尽在此阑干。妙处写不就,题来句转难。几回风雪际,遥忆灞桥寒。

思念

申命增华衮,遗忠劝紫宸。世风存令子,暮哭有慈亲。复辟前言在,论兵密疏陈。如何年不永,无路问苍旻。

思念

织篱为界编红槿,排石成桥接断塍。野老生涯差省事,一间茅屋两池菱。

思念

知有岩前万树桃,未逢摇落思空劳。年年盛发无人见,三十六溪春水高。

思念

山城甲子冥冥雨。门外青泥路。杜鹃只是等闲啼,莫被他催归去。垂杨不语,行人去后,也会风前絮。情知梦里寻鹓鹭。玉殿追班处。怕君不饮太愁生,不是苦留君住。白头自笑,年年送客,自唤春江渡。

思念

芸堂春早,正芳苞紫萼,笼烟调雨。隐隐朝阳歌宴罢,拥出三千宫女。醉面匀红,香囊暗惹,鹊尾烟频炷。庐山佳致,依然都在庭宇。因念一种天香,当年岩谷下,想难俦侣。一旦呈祥都占断,阆苑琼林歌舞。瑞彩扶疏,锦笼绰约,兰蕙应羞妒。明朝胜赏,有谁同唱金缕。

思念

山中之人,耘夫耕民。鲭厥五侯,其如子真。

思念

子云一去千余载,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谁知。虽逃刘歆酱瓿阸,鼠壤蛛窠蠹鱼宅。岂无学者工探求,不讥僭圣几残余赘肬。自从马邵造玄域,晁氏谱之张氏翼。亦云察矣人犹疑,试为诸老申其辞。易书广大包天地,辞变象占都一致。世儒造入各不同,有一于此均为

思念

佛共众生只此心,悟迷不间古同今。千名万字何交涉,达法圆光许一针。

思念

发祥仙源,汉泽万世。曷其报之,样乡三几。相维列卿,洁粢是馈。匪物之尚,诚之为至。

思念

朝曦却雨作春妍,绿嫩黄轻物物鲜。村落可怜祗依旧,稀疏茅屋起炊烟。

思念

南桥颓废长官羞,新作川梁代济舟。上应星文横北极,下飞虹影落中流。惭无子产乘舆惠,谩绝襄公茀道忧。路接蓬山仙世界,品题今为邑人留。

思念

赤时风欲尽,黄花霜未乾。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

思念

已了灯窗债,心知举业非。立朝多谏草,取友必深衣。虀甕贫时共,书筒贵后稀。病身偏惜泪,一为故人挥。

思念

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思念

沙岸竹森森,维艄听越禽。数家同老寿,一径自阴深。喜客尝留橘,应官说采金。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

思念

昔游睡起理残梦,春事阴成表晚花。忧患遍均安得外,欢娱分减已为奢。宾筵落落冰投炭,讲肆悠悠饭煮沙。笔砚犹堪驱使在,姑容涂抹答年华。

思念

洞霄之名天下闻,洞霄之职宰辅分。闻名姓往未识面,寄禄于此徒纷纷。身到仙关不如我,九虎迎门开□锁。六洞高人接笑谈,三泉隐客通香火。风来万壑嘶松杉,水绕百折鸣嵌岩。门前俗客自敛迹,不待立柱名隔凡。群仙挽衣留我住,因一相逢忽相语。双径秋风已扫尘,奚为后我同归去。

思念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

思念

鹜舲乘滉漾,弭棹弄涟漪。拾叶萦荷盖,牵丝乱荇枝。比镜那能照,为盘讵易持。望美徒延伫,日暮重相思。

思念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