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易尊师不遇

烂熳红霞光照衣,苔封白石路微微。
华阳洞里何人在,落尽松花不见归。

作品评述

《寻易尊师不遇》是唐代诗人陈嶰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找易尊师的过程中的苦恼和失望之感。

烂熳红霞光照衣,
苔封白石路微微。
华阳洞里何人在,
落尽松花不见归。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美丽的红霞照亮了我的衣袍,
衣冠的标志模糊不清,石板路上长满了苔藓。
华阳洞里有谁在呢?
松花凋落了,易尊师却没有归来。

诗意:

这首诗以唐代文人常用的景物描写方式,表现了诗人寻找易尊师的过程中的艰辛和失望。烂熳红霞照亮了诗人的衣袍,但易尊师的衣冠标志却被模糊掩盖,石板路上长满了苔藓,显示出久远岁月的流转。诗人怀揣着对易尊师的敬慕和希望,来到华阳洞,但却没有遇到易尊师,只看到了落尽的松花,表示着易尊师已久未归。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寻求易尊师的壮志和追寻人生真理的决心。红霞的美丽与易尊师的追求相映成趣,而苔藓和落花的形容则暗示了易尊师远去的久远时光。华阳洞里的人未见,更加凸显了易尊师的稀缺和珍贵。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通过景物的对比和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易尊师的向往和失望,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师道的重视和追求。

诗词推荐

茅檐小屋对青山,只有渊明一味闲。手把黄花玩尊酒,宛然风味义熙间。

御辩诚膺录。维皇称有建。雷泽昔经渔。负夏时从贩。柏梁骖驷马。高陵驰六传。有序属宾连。无私表平宪。河堤崩故柳。秋水高新堰。心斋愍昏垫。乐彻怜胥怨。禅河秉高论。法轮开胜辩。王城水鬬息。洛浦河图献。伏泉还习坎。归风已回巽。桐枝长旧围。蒲节抽新寸。山薮欣藏疾。幽栖

森森汉宫竹,托本异孤生。玉砌缘根迸,朱栏与笋平。朝烟生密习,晚影漏斜明。应待女娲采,参差凤琯清。

足弱老态增,颠仆人共骇。无趾真吾师,天刑乌可解。

青葱江上树,杳蔼宫前道。道侧有新园,园中无恶草。松陇方在望,茅屋闻已考。朝廷正急才,何得言归老。

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铁锁沈沈截碧江,风旗猎猎驻危樯。禹门纵使高千尺,放过蛟龙也不妨。

往岁衣褐见,受服金马门。拟将忠与贞,来酬主人恩。天地暂雷雨,洪波生平原。穷鳞遂蹭蹬,夙昔事罕存。幸逢帝出震,授钺清东藩。白日忽再中,万方咸骏奔。王风从西来,春光满乾坤。蛰虫竞飞动,余亦辞笼樊。遭遇思自强,宠辱安足言。唯将四方志,回首谢故园。

先生堂前霜月苦,弟子读书喧两庑。推门入室书纵横,蜡纸灯笼晃云母。先生骨清少眠卧,长夜默坐数更鼓。耐寒石砚欲生冰,得火铜瓶如过雨。郎君欲出先自赞,坐客敛衽谁敢侮。明朝阮籍过阿戎,应作羲之羡怀祖。

暂别庙堂上,雄藩去豁情。秋风生雁渚,晚雾湿龙旌。吟里过侯服,梦中归帝城。下车军庶乐,千里月华清。

湖心涌出鼋头山,白波翠岛非人寰。清虚宜作水仙府,鳞堂荷屋居其间。渊都群灵孰为主,烟鬓翛然一神女。柔姿谁敢狎相亲,笑叱鼍龙起雷雨。玉骨蝉轻蜕几秋,世缘已断静无愁。采兰每约湘滨会,拾翠时陪汉上游。水禽翔鸣卫芝盖,长在苍茫杳冥外。鲛人献绡裁作衣,螺女供珠缀为佩。

风号四野云如墨,徂岁消磨不满旬。瑞雪便应平地尺,野梅又报一年春。长河断渡冰将合,古寺题诗手为皴。僵卧闭门行路绝,安知今代独无人?

至哉坤厚,隤然止静。柔载动植,资始成性。玉光币色,璨若其映。式恭神祀,有邦之庆。

休问因缘,各做修行。古人言、两句堪听。人人有分,个个圆明。但事情疏,心情净,达长生。元气盈盈,大法成成。*初观、日月停停。光辉莹莹,龙虎平平。觉本真真,常寂寂,永宁宁。

削成峭壁碧孱颜,石罅高临毛发寒。我有胸中一寸铁,湛然如水绝波澜。

帝令工写貌,相讽尹加笞。且赏折枝杏,休嘲有靥枝。

假守富春公,秋毫听民词。夙夜临公厅,归卧酸体肢。李侯来馈药,期以十日知。深中护灵根,金鏁祕玉(上竹下氏)。不须许斧子,辛勤采玉芝。我方困健讼,挝翁争一锥。不能鸣弦坐,颇似巫马期。敢乞刀圭余,归和卯饮卮。傥令忧民病,从此得国医。

平生意气压曹瞒,却为夫人鬓作斑。堂上横刀何足问,五兵只在画屏间。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朝宗人共挹,盗贼尔谁尊。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色借潇湘阔,声驱滟滪深。未辞添雾雨,接上遇衣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