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梅花两树照春阴,花径吹香可细寻。
疏影横斜水清浅,平生和靖最知音。

作品评述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是宋代释绍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两树照春阴,
花径吹香可细寻。
疏影横斜水清浅,
平生和靖最知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梅花的画面。两株梅树在春天的阴影下互相辉映,花径上的微风吹拂着花香,使人可以细细地找寻。梅树的倒影在清浅的水面上斜斜地投下,平静而宁静。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和对和靖的敬意。

赏析: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是一首以咏梅为主题的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宁静。首句“梅花两树照春阴”,通过梅树的倒影衬托出梅花的娇美,也暗示了梅花的坚韧和与春天的联系。第二句“花径吹香可细寻”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微风吹拂下梅花的香气,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第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以梅花的倒影映在水面上,表现出梅花的清丽和水的晶莹。最后一句“平生和靖最知音”,表达了作者对和靖的敬意,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心境平和静谧。整首诗词以清新、素雅的笔调,展现了梅花的纯洁和淡泊的品质,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舒适的美感。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犬见行人吠,牛寻熟路回。烟光迷碧嶂,花片点苍苔。

渭水冻无波,终南翠色多。云临残照霁,客向故城过。惊雁远犹叫,牧童寒不歌。心愁人不会,谓我欲求何。

自与浑家邻,馨香遂满身。无心好清静,人用去灰尘。 ——麻大终朝每去依烟火,春至还归养子孙。 ——和且耶曾向苻王笔端坐,尔来求食浑家门。 ——和且耶

春将半。莺声乱。柳丝拂马花迎面。小堂风。暮楼钟。草色连云,暝色连空。重重。秋千畔。何人见。宝钗斜照春妆浅。酒霞红。与谁同。试问别来,近日情悰,忡忡。

身前身后独灵灵,一切如来出此经。歇尽狂心便相见,水秋天净月亭亭。

蕊珠宫殿经微雨,草树无尘耀眼光。白日当空天气暖,好风飘树柳阴凉。蜂怜宿露攒芳久,燕得新泥拂户忙。时节催年春不住,武陵花谢忆诸郎。

春亭及策上,郎吏谢玄晖。闲咏疏篁近,高眠远岫微。偏宜留野客,暂得解朝衣。犹忆东溪里,雷云掩故扉。

似有人推背,相传果是非。请君看秘记,若个泄天机。

机宜韩氏,不就承荫,无心进修举业。惟恐名缰相引,无休无歇。更有一般高见,鼓盆歌、转生欢悦。常落魄,访村杯闲饮,不拘时节。不管儿孙生计,便拖条藜杖,远离巢穴。经载忘归,惟好嘲风咏月。稍似山侗活路,傥留心、搜寻秘诀。转开悟,做真修,仙班同列。

八九顽童一草庐,土朱勤点七言书。晚听学长吹樵笛,国子先生殆不如。

后生信可畏,君年未四旬。我老长空倍,閒将三十春。学行各有见,出处何必均。宁将诗泣鬼,肯与钱称神。

老境三年病,新元十日阴。疏篱枯蔓缀,坏壁绿苔侵。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吾非儿女辈,肯赋白头吟?

假守圣朝多宰辅,纪题昔日尽名贤。我今始会由来意,此境栖迟本列仙。

自小信成疏懒性,人间事事总无功。别从仙客求方法,时到僧家问苦空。老大登朝如梦里,贫穷作活似村中。未能即便休官去,惭愧南山采药翁。

一鹤西来瘦有余,每将生死问何如。几回见我扶还拜,两月来书病不除。枕上希夷千古梦,手中庄子十年书。人间若果神仙有,愿候新江旧草庐。

累宵同燕酌,十舍携征骑。始造双林寂,遐搜洞府秘。群峰绕盘郁,悬泉仰特异。阴壑云松埋,阳崖烟花媚。每虑观省牵,中乖游践志。我尚山水行,子归栖息地。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辔。独往倦危途,怀冲寡幽致。赖尔还都期,方将登楼迟。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公心如铁,万仞壁立。声名百年,翰墨十袭。绝景独睨,奔尘莫及。曰谁为之,目不妄入。

日月临烛,乾坤覆持。明业二曜,德合两德。光娥宸极,共恢化基。膺受茂典,亿载永宜。

宝刀塞下儿,身经百战曾百胜,壮心竟未嫖姚知。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歌发。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