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

白发忧民带减围,频闻慷慨赋将归。
近传道士连三咽,久悟禅门第一机。
夜永庵中诗自得,日高门外客来稀。
此心素定谁能劝,只有丁宁诏莫违。

作品评述

《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发忧民带减围,
频闻慷慨赋将归。
近传道士连三咽,
久悟禅门第一机。
夜永庵中诗自得,
日高门外客来稀。
此心素定谁能劝,
只有丁宁诏莫违。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作为对毛君上书未得回应的回答。诗中表达了苏辙对国家民生忧虑的心情,他的头发已经变白了,他带着悲伤和焦虑。他多次听到毛君慷慨地表示要回来,但迟迟没有音信。近来传言有道士连续三次咽声而亡,苏辙久悟禅门的机缘,意味着他深悟禅宗的道理,认为禅门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夜晚在僧舍中,他自得其乐于创作诗歌,而白天在官门外的客人来访稀少。他表示自己内心已经坚定,没有人能劝他改变,只有丁宁的诏令是不能违背的。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国家民生的忧虑和他对官场的失望。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禅宗修行的推崇。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突出了官场的冷漠和虚伪,以及自己对于身心的寄托和慰藉。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坚定,同时也凸显了他对丁宁的忠诚和对道义的坚守。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夜晚自得其乐,而白天门外的客人却来得稀少,突显了官场的浮躁和虚伪。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苏辙的才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施报终何在,穷通共一空。两言成益友,百代仰高风。终始无遗恨,恩荣托至公。不应埋直气,会见吐长虹。

风雨虽如晦,鸡鸣不废晨。窗明惊次第,吾卧待逡巡。泣豆因煮豆,柏人何迫人。为家疑宿业,旧学似前身。

六峰环翠绕金蓝,下马初尝一酌甘。久旱喜看云气浃,晚风吹雨过江南。

云萧索,田风拂拂,麦芒如篲黍如粟。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丝桐客。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灿灿黄花老圃宽,秋芳不采岂云悭。江南九日闽千里,尚挹寒香纸墨间。

绫衾大入承明直,却把一麾江上来。云气隔天迷望眼,不堪花落几宫槐。

兔犬俱毙,蚌鹬相持。田渔老父,坐而利之。

西岑我同流,常惜会面疏。秋深来旧京,一尝造君庐。感君故情深,馆我於恬虚。十日更倡酬,閒踪颇虚邪。人事那好乖,扁舟赋归与。茫茫烟水隔,无使堪寄书。万玉森筼簹,孤峰丽芙蕖。挂梦於其间,栩栩复蘧蘧。以我常思君,知君亦思予。何时重携手,使此菀结舒。

诗酒论交几岁寒,更无我辈瓮虀酸。剧谈公每掀髯笑,伟干人皆仰面看。纵使未前乙夜席,何妨暂作甲科官。祖风雅肖香山白,白玉堂登未是难。

一句能通万世情,若非高位即嘉声。如何自古留题者,不梧严光解钓名。

花担移来锦绣丛,小窗瓶水浸春风。朝来不忍轻磨墨,落砚香粘数点红。

艳色倾前席,高歌度远楹。羞多时掩面,娇重未成声。浅按红牙拍,轻和宝钿筝。周郎知误处,众里最多情。

古今多少苍茫事,前车历历未能忘。鸿门宴上宽纵敌,乌江边头何仓惶!秀全空坐失良机,天京终于烟灰场。急世英雄行大劫,莫顾尘界百创伤。

簿书丛里厌纷埃,夙驾輶轩此地来。好是板舆将母乐,不妨樽酒为花开。难拚胜赏哦诗适,生怕严城打鼓催。明日江头还眺望,松风阁上几徘徊。

苦忆尤参议,投簪养病劳。卑栖人总厌,闲散自能高。厨却胡奴米,门深仲蔚蒿。平生冰雪意,犹足重吾曹。

昔年寓郡获亲依,句妙时时得解颐。每过双溪溪上路,邦人犹诵使君诗。

渥洼徒自有权奇,伯乐书名世始知。竞走墙前希得俊,高悬日下表无私。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珍重刘繇因首荐,为君送和碧云诗。

碧落先生少可人,银钩茧纸苦称君。谈间口吸西江水,句里家傅南浦云。千里端能来命驾,一尊得与细论文。还家剩草三千牍,看策平津第一勋。

南徼旌旗万里回,中天城阙九重开。龙门仗簇青云起,鹤禁香通紫气来。父老多流去日泪,公卿不乏济时材。已闻奉玺归金室,早听趋朝进玉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