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寓堂後月季再生与远同赋
客背有芳藂,开花不遗月。
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卉。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
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
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苃。
小堂劣容卧,幽阁粗可蹑。
中无一寻空,外有四邻市。
窥墙数柚实,隔屋看椰叶。
葱蒨独兹苗,愍愍待其活。
及春见开敷,三嗅何忍折。
作品评述
《所寓堂後月季再生与远同赋》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客背有芳藉,开花不遗月。
来到这里,背上有芬芳的花草,它们在月光下绽放,美丽不亚于月亮。
何人纵寻斧,害意肯留卉。
有人要来寻找斧头,可是他们是否有心意保留这些花草呢?
偶乘秋雨滋,冒土见微茁。
偶然被秋雨滋润,从土里冒出微小的嫩芽。
猗猗抽条颖,颇欲傲寒冽。
茁壮地长出枝条和花蕾,似乎有些自傲地要挑战寒冷的冬天。
势穷虽云病,根大未容拔。
尽管生长势头受到限制,但根部强大,无法被拔除。
我行天涯远,幸此城南苃。
我漂泊在天涯海角,幸运地来到这座城市的南边。
小堂劣容卧,幽阁粗可蹑。
我在简陋的小房子里躺下,幽静的阁楼粗糙而可踏上。
中无一寻空,外有四邻市。
室内没有任何寻找的空间,而外面四邻的市场热闹非凡。
窥墙数柚实,隔屋看椰叶。
透过墙壁窥视几颗柚子,透过房屋看向椰树的叶子。
葱蒨独兹苗,愍愍待其活。
这里只有一株葱蒨,我深感怜惜,希望它能好好生长。
及春见开敷,三嗅何忍折。
等到春天它绽放,芬芳四溢,怎能忍心将它摘折。
这首诗词以描写一株月季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花草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观察。诗中的花草虽然处于困境,但仍能顽强地生长,并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和坚韧。诗人通过对花草的描绘,抒发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苏辙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