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接风尘,胡乃似铁壁。

出自宋末元初代刘埙的《补史十忠诗(其七)淮东制置使知扬州李公》

出自宋末元初刘埙的《补史十忠诗(其七)淮东制置使知扬州李公》

拼音和注音

huái hǎi jiē fēng chén , hú nǎi shì tiě b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淮海: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接风:(动)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洗尘。

刘埙

学者称水村先生。南丰著名文人隐士刘镗之侄。宋末元初学者、诗人、评论家


原诗

淮海接风尘,胡乃似铁壁。

卧护有天人,十载藉福力。

重来人未老,愁绝事如昔。

苦战孤城危,痛哭天柱折。

梦游三山上,人伦浮海出。

突围志南征,吾欲重建极。

天弗鉴臣忠,冥冥堕丛棘。

先轸面如生,苌弘血化碧。

臣死谁复知,臣忠终不易。

一将更大事,嚼舌死骂敌。

诗词推荐

太平之符,昭发众瑞。爰有嘉禾,异龙合穗。大田如云,既获既刈。野人愉愉,不亦有岁。

五伯之时正似冬,虽然三代莫同风。当初管晏权轻重,父子君臣尚且宗。

湖中暖动采香船,晴入泥痕斗草天。红影一阑春欲透,趱开桃杏向阳边。

知君汉阳住,烟树远重重。归使雨中发,寄书灯下封。同时买江坞,今日别云松。欲问新移处,青萝最北峰。

桃源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何似浣纱溪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东都车马苦飞霾,南国桅帆喜过淮。船背插旗风自展,沙头迎浪雪相排。白鱼已荐糟增味,红稻新炊粟厌怀。定似谢公吟远岫,钱塘应合有高斋。

试六花院落。正柳绵飘坠,因风无著。吴王旧城郭。记乌衣门巷,小桥帘幕。他州寥索。漫等闲、桃英杏萼。认幽香来处,群芳尽掩,蕙心先觉。行乐。燕雏莺友,浪语狂歌,休休莫莫。兰房绣幄。添新恨,念前约。殢十分芳景,十分春意,休惜十分共酌。任十分、吹老寒梅,戍楼画角。

事死如生实至难,古来不独数丁兰。遗骸已逐干戈尽,刻木难忘菽水欢。天地一身难养育,子孙百口复团圆。吾皇德泽将何报,忠孝垂名两不刊。

楼外江山无限好,二年能得几回看。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浮云富贵本无情,出守衡阳地望清。陇亩良田多乐岁,江山秀气入重城。铃齐宴衎茶樽佚,棠荫优游狱讼平。应念区区大梁客,朝衣颠倒趁鸡鸣。

砖瓦贱微物,得厕笔墨间。於物用有宜,不计丑与妍。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及瓦砾顽。乃知物虽贱,当用价难攀。岂惟瓦砾尔,用人从古难。

寂寂东篱姿,凄彼霜露湿。不肯出春风,俗眼岂相人。世无陶靖节,此趣谁收拾。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农家冬事足,何处不祈禳。煨芋分儿食,篘醪唤客尝。犬眠茅舍暖,犊跳野田荒。勿遣官租急,令渠乐岁康。

十载尊前,放歌起舞,人间酒户诗流。尽期君凌厉,羽翮高秋。世事几如人意,儒冠还负身谋。叹天生李广,才气无双,不得封侯。榆关万里,一去飘然,片云甚处神州。应怅望、家人父子,重见无由。陇水寂寥传恨,淮山宛转供愁。这回休也,燕鸿南北,长隔英游。

麟符虎节烂龙光,势重侯藩壮帝乡。那复谢玄将淝水,政烦汲黯守淮阳。咄嗟万户无穷惠,清净三州已试方。余事不妨哦妙句,韦郎韵胜寝凝香。

昨夜云生天井东,春山一雨一回风。林花并逐溪流下,欲上龙池通不通。

邅回二纪重为郎,洛下遥分列宿光。不见当关呼早起,曾无侍史与焚香。三花秀色通春幌,十字清波绕宅墙。白发青衫谁比数,相怜只是有梁王。

稻陇移初遍,梅天涩未晴。轻阴昏茗色,余润咽琴声。时傍菱塘立,还寻沙径行。杜门终此世,更誓未来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