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我亦逢场因作戏,要令竿木自随身。
老僧不学面壁观,山偈随缘举似人。

作品评述

《自嘲》是宋代诗人郑清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自嘲和自省之情,通过对比自己与僧人的修行态度,表达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我亦逢场因作戏,
要令竿木自随身。
老僧不学面壁观,
山偈随缘举似人。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他承认自己也像别人一样经历着人生的戏剧般的场景,但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竿木一样,不被外界的因缘牵引,保持内心的自由。与此同时,他觉得自己不如那些虔诚的老僧人,他们专注于修行,而他却不能像他们一样静心面壁观察内心。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山偈(诵经)的随缘举动的类似。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自嘲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自己的深刻思考和自省。他意识到自己也是戏剧般的生活中的一员,但他希望能够超脱世俗的牵绊,保持内心的自由与独立。与此同时,他对虔诚的修行者表示敬意,认为他们能够面对内心的困惑,专注于修行。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修行和自我探索的思考,表达了对个人境遇和人性的深刻洞察。这种自嘲的态度和对内心追求的反思,使诗词具有一种深邃而内省的情感,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作者介绍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诗词推荐

枉尺由来贱直寻,巧机愁杀汉川阴。莫将三四为朝暮,虚搅群狙喜怒心。

佳人天一方,岁暮音书绝。一枝持赠君,犹带去年雪。

南溪有仙涧,咫尺非人间。泠泠松风下,日暮空苍山。

玉蟾蜍,厕君笔砚诚有诸。可爱亭亭寒月照,莹然四座凝冰壶。

亭轩入空碧,极眺烦虑开。汉树有葱蒨,陇云多徘徊。

信步闲游处,妨归路岂赊。因琴避山寺,和鹤宿僧家。语直非关酒,眠迟不为茶。共论尘世里,夜亦事如麻。

水屋入花屿,春山来画图。片帆齐远树,落日半平芜。风紧溪声急,桥危岸势孤。薄游无一事,幽鸟唤提壶。

秋波渺渺望中平,醉折摐花寄远情。千里共看孤棹去,一尊聊为故人情。云低碧树江东驿,水绕青山海上城。林下旧游如有问,半簪华发已垂缨。

鼓钟苑囿乐如何,货色贪淫勇更多。伐国交邻徒屡问,用贤曾不到邹轲。

洛阳大底居人少,从善坊西最寂寥。想得刘君独骑马,古堤愁树隔中桥。

形影随人得,精修道不迷。研穷深理路,造化隐端倪。云引龙吟穴,风生虎啸溪。少知愚岂解,南北与东西。

赵村红杏每年开,十五年来看几回?七十三人难再到,今春来是别花来。

将军部曲瀚海东,三千铁骑精且雄。久知天命属真主,奋身来建非常功。世祖神谟涵宇宙,坐使英雄皆入彀。十年转战淮蔡平,帐下论功封太守。信阳郭外山嵯峨,长林大谷青松多。白额於菟踞当道,城边日落无人过。将军闻之毛发竖,拔剑誓天期杀虎。弯弓走马出东门,倾城来看夸豪武。

朅来谁主我,野寺得闲行。借屋安书庋,就岩搘饭铛。山晴分雁转,水暖见鱼生。无事人情好,相逢总笑迎。

白首从军未有名,近将孤剑到江城。巴童戍久能番语,胡马调多解汉行。对雪夜穷黄石略,望云秋计黑山程。可怜身死家犹远,汴水东流无哭声。

出门争走九衢尘,总是浮生不了身。惟有水田衣下客,大家忙处作闲人。

草绳穿鼻声柴扉,残嚅无人间是非。春雨一梨鞭不动,夕阳空送牧儿归。

溶溶溪口云,才向溪中吐。不复归溪中,还作溪中雨。

相轮高插碧霄寒,好是如如不动山。弄影翻光颠倒转,微权只在隙窗间。

云航飞下北通州,弭楫胶西一战收。千七百艘山日尽,始知飞将有奇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