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

今古同嘉节,欢娱但异名。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酒泛金英丽,诗通玉律清。
何言辞物累,方系万人情。

作品评述

《奉和大梁相公重九日军中宴会之什》是唐代裴夷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古同嘉节,欢娱但异名。
陶公缘绿醑,谢傅为苍生。
酒泛金英丽,诗通玉律清。
何言辞物累,方系万人情。

诗意:
这首诗词是为了庆祝大梁相公在重阳节军中举行的宴会而创作的。诗人表达了重阳节在古今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欢乐的方式和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他以陶渊明和谢灵运为典型,陶公以绿色醑酒庆祝,谢傅则为了苍生而举办盛宴。诗人认为,饮酒可以使人忘却尘世的繁琐,抒发自由自在的情怀;而写诗则可以通达玉律,表达清雅的情感。诗人感叹辞章的庞杂无法言尽,但它们却能牵系着万千人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庆祝重阳节军中宴会为主题,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欢乐和豪情。诗人以陶渊明和谢灵运为象征,赞美他们各自不同的庆祝方式,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用诗词来表达庆祝之情,展示了文人士大夫的才情和修养。诗人通过描绘酒宴和诗歌创作的场景,展现了欢乐和愉悦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辞章的无限崇敬,认为辞章虽然无法完全表达所有的情感和意义,但却能够牵扯和表达万千人的情感和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庆祝活动为背景,展现了欢乐和豪情,同时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崇敬和认可。它通过对重阳节的赞美,描绘了唐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和情感境界,展示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作者介绍

裴夷直,唐诗人。字礼卿。吴(今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宪宗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任右拾遗。

裴夷直的生平

  大和八年(834),王质出任宣歙观察使,召夷直与刘蕡、赵晰等从事,皆一代名流。文宗时,入朝为左司、吏部两员外郎,迁中书舍人。武宗立,出为杭州刺史,又贬为驩州司户参军。宣宗时,历任江、华二州刺史,后又复入为兵部郎中。大中十年(856)授苏州刺史,次年转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官终散骑常侍。夷直有诗名,其诗多为绝句,内容以感怀酬赠之作为多。《全唐诗》录存其《献岁书情》、《同乐天中秋夜洛河玩月》、《观淬龙泉剑》等诗五十七首,编为一卷。《全唐诗外编》补诗一首,《全唐文》录存其文一篇。

诗词推荐

花园欲去去应迟,正是风吹狼藉时。近西数树犹堪醉,半落春风半在枝。

五里十里亭长短,千帆万帆船去来。请君收泪向前去,要看幽州金筑台。

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萧酒绝尘迹,虚廊画列仙。洞灵潜彻海,山峭欲奔天。松古巢高鹤,庭闲湧异泉。长生如有术,谁复欢流年。

南人惯识赏来迟,北客相逢胜旧知。何必粉图争画样,更劳餳糁乱粘枝。天饶绝品千花外,人换新妆一笑宜。佳句定非横笛比,温存疎蕊半开时。

不须羯鼓促春工,一树霜边取意红。寄语玄冥为收拾,莫教人恨五更风。

今年小稔遍山村,白叟黄童笑倚门。老瓦为樽赛田祖,石田多稼庆曾孙。

酸风射眼旧沙头,我亦从来两鬓秋。万里客心惊塞雁,五更归梦化江鸥。山川信美坐成晚,风景不殊看总愁。征筑百年无了日,老天亦自厌兵休。

长干小妇学吹箫,楼外闲风弄翠条。近得广陵消息未,暮潮已过赤栏桥。

禁园纡睿览,仙棹叶宸游。洛北风花树,江南彩画舟。荣生兰蕙草,春入凤凰楼。兴尽离宫暮,烟光起夕流。

溟溟雨意若丝棼,银竹森森泻夜云。忆昔曾行两京道,还如孤驿枕边开。

荻花风里桂花浮,恨竹生云翠欲流。谁拂半湖新镜面,飞来烟雨暮天愁。

湖口寒山苍,芳草犹未歇。扁舟谐远寻,旷然向云阙。北风芦苇鸣,白日波上没。其时鸿雁来,拥棹蛟龙窟。遂歌沧浪清,而乃濯玄发。风气逗天影,萝雨泽人骨。石上弹玉琴,清响在林樾。到家兴未已,梦绕松际月。

绝壁耸万仞,长波射千里。盘薄荆之门,滔滔南国纪。楚都昔全盛,高丘 望祀。秦兵一旦侵,夷陵火潜起。四维不复设,关塞良难恃。洞庭且忽焉,孟门终已矣。自古天地辟,流为峡中水。行旅相赠言,风涛无极已。及余践斯地,瑰奇信为美。江山若有灵,千载伸知己。

寿随百礼洽。庆与三朝升。惟皇集繁祉。时福互相仍。申锡永无遗。穰简必来应。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驱马春山去,山蹊绕涧斜。浅清沙岸水,疏瘦石岩花。放荡从生事,殷勤向物华。依微听鸡犬,深柳映人家。

新庙奕奕,金奏洋洋。享于祖考,循彼典章。清酤特满,嘉玉腾光。神醉既告,帝祉无疆。

新为父子须还爱,分属君臣合用钦。细算天心无负我,我生犹有负天心。

江上小春来几许,湘桃已发微妍。开云今夕降飞仙。花神回暖律,天女炷祥烟。见说士元方展骥,低回共应尘缘。人间更住一千年。却骑丹凤去,归到五云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