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半塘寺

夜宿半塘寺,惟闻塔上铃。
老僧行道影,童子颂经声。
竹密风犹劲,窗幽月愈明。
瓦炉香断处,一榻洒然清。

作品评述

《宿半塘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与訔。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夜宿半塘寺,
惟闻塔上铃。
老僧行道影,
童子颂经声。

在半塘寺夜宿,
只能听到塔上的铃声。
老僧行走的身影,
年幼的僧童吟诵经文的声音。

竹密风犹劲,
窗幽月愈明。
瓦炉香断处,
一榻洒然清。

竹林中的风依然强劲,
窗户中的月光变得更加明亮。
瓦炉香气散尽之时,
一张床榻仍然十分清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半塘寺夜宿的场景。诗中以夜晚的安静为背景,通过描写塔上的铃声、老僧的行走和僧童的诵经声,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虔诚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竹林的风、窗户的月光,表达了宿处的幽静和清净。最后一句描述瓦炉香气散尽之时,床榻仍然清洁整齐,反映了寺庙中僧人们的修行和清心寡欲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境,展现了寺庙夜晚的宁静和虔诚,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和内心宁静的意愿。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刻画了寺庙生活的氛围,给人以宁静、清净的感觉。这首诗词既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关注,又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精神追求的渴望,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诗词推荐

底事黄鹂唤不休,出门欣见绿阴稠。残花满地无人扫,芳草连天起客愁。泪落田间闻牧笛,醉归江上问渔舟。杜鹃也合催春去,何处而今孟浪游。

黄金为骨松为姿,道高曾鄙天人师。有言遗我千古奇,无人知,石虎吞却木羊儿。

霜风一动岭云开,云外樵歌暮更哀。童子隔溪呼伴侣,并驱水牯过溪来。

吾是瑶台翰墨仙,操觚弄椠玉皇前。翻云为墨海为砚,一片寒空如雪笺。兔豪象管用不得,倒蘸昆仑醉钩画。当年染罢八角芒,金阙上章求放逸。三峰坐断江南天,临汝城头苍苍然。状如笔架翠起伏,与吾阁笔齁齁眠。山灵惊呼猿鸟乱,清魂复被风吹散。起来叫问山前人,几度松枯白石烂。

山侗入道,远离巢窝。专心一志如何。决要烟消火灭,保养冲和。谁知因而借宿,稍相违、便起风波。伤功行,起无明怪劣,诗曲嘲他。蓦想从前自咒,将身比驴牛,象马驼骡。追悔无由,不免放效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个。琢磨过,免教真性,再见阎罗。

坐卧兼行总一般,向人努眼太无端。欲知自己形骸小,试就蹄涔照影看。

本是住林深,浮云载出林。蹒跚多病脚,邂逅十年心。破鼓饥甘饭,残镫老醒吟。我来相访外,梅竹是知音。

桃花零落尽,游赏与君同。僧住松声里,莺啼石壁中。岩光晴处紫,池色晚来空。莫把琵琶奏,尊前有白公。

何处见佳菊,秋风汶水阳。酒浮金铎细,露泛蜜房香。不谓红尘地,相逢君子堂。依然故人意,不减旧芬芳。

少年读杜诗,颇厌其枯槁。斯时熟读之,始知句句好。书生挟蠹鱼,流行万里道。朱颜日以衰,玄发日已老。耿耿不圆卿,宁方自为皂。举目无寸亲,忧伤入怀抱。炎天冷如冰,碛地不生草。我马跑沙石,我饥面苍昊。人马不相离,冻死俱未保。何当回白日,阴云尽一扫。

作书与蜀客,止为求知音。不料缘素丝,却与多黄金。今情既已异,古意何由寻。一笑陶靖节,雅趣无弦琴。

小醉初醒月满床,玉壶银阙不胜凉。天风忽送荷香过,一叶飘然忆故乡。

鹦鹉洲边,芙蓉城下,回然水秀山明。小舟双桨,特地访云英。惊破兰衾好梦,开朱户、一笑相迎。良宵永,南窗皓月,依旧照娉婷。别来,无限恨,持杯欲语,恍若魂惊。念霎时相见,又惨离情。还是匆匆去也,重携手、密语叮咛。佳期在,宝钗鸾镜,端不负平生。

麈尾清虚语,铜炉起澹烟。岭头猿叫罢,月落碧潭圆。

物我乖离果孰亲,色空捏合本非真。金狨马上惭穷相,玉镜台中识幻人。南北宗禅皆具眼,东西施貌各含颦。眉间一点元无喜,颊上三毛岂有神。

书符咒水空多事,辟谷熬铅苦用心。閒读异书痛饮酒,佳时亦复一弹琴。

同年几合几分违,三十年间见日稀。尊酒相逢今也幸,诗书论政旧焉依。慈恩故事嗟回首,吴地清谈对落晖。一世功臣在公等,尚期努力佐龙飞。

古道天道长人道短,我道天道短人道长。天道昼夜回转不曾住,春秋冬夏忙。颠风暴雨电雷狂,晴被阴暗,月夺日光。往往星宿,日亦堂堂。天既职性命,道德人自强。尧舜有圣德,天不能遣,寿命永昌。泥金刻玉,与秦始皇。周公傅说,何不长宰相。老聃仲尼,何事栖遑。莽卓恭显,皆数

童颜几寒暑,编叶当衣裳。琴古面无漆,柏枯身有香。树精为老仆,石髓作乾粮。不语坐松下,天风吹发凉。

富贵碧筒醉,褦襶火伞来。何如溪山曲,一笛吹寒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