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日观法事

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作品评述

中元日观法事,朝代:唐代,作者:卢拱
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
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
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
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
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

译文:
中元节观法事,在唐代,作者是卢拱。
西孟逢秋序,三元得到灵气。
云彩迎接碧落步,文武奏章向玉皇宫。
法坛上滴下槐花露,香气飘扬柏子风。
羽衣飘飞在虚幻的空中,玉轮转动在虚无之中。
我长久以来仰慕修仙的人,常常为自己只能像蓼虫一样匍匐前行而悲伤。
如果有机会学习青囊术,我将从此探索无尽的宇宙。

诗意和赏析:
《中元日观法事》是一首表达对仙境、修仙的向往之情的诗。诗中以中元日观法事为背景,通过描绘仙境的景象和仙人的飞仙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修仙之道的向往和对自己平凡人生的不满。诗中的描写形象绚丽多彩,意境超脱,给人以相当的美感和欣赏的空间。

第一句“西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描绘了仙境的盛景和渊源,表达了修仙之道的重要性和得到仙气的机缘。

第二句“云迎碧落步,章奏玉皇宫。”通过描绘云彩迎接碧落步和文武各类奏章向玉皇宫献上,表现了仙境的尊贵和庄严。

第三句“坛滴槐花露,香飘柏子风。”通过描绘坛上滴下的槐花露以及飘散的柏子风,给人以清香的感觉,让人感到身临其境。

第四句“羽衣凌缥缈,瑶毂转虚空。”通过描绘仙人穿着羽衣飘飞在虚幻的空中,玉轮转动在虚无之中,表现了仙境的神秘和超脱。

第五句“久慕餐霞客,常悲习蓼虫。”表达了作者对修仙之道的向往和对自己平凡人生的不满。

最后一句“青囊如可授,从此访鸿蒙。”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希望自己能够学习到修仙的方法,从而探索无尽的宇宙。

通过诗中所用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诗意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整首诗表达了对修仙之道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展现了作者超脱尘俗的情感世界和对仙境的追求。

诗词推荐

烛与人相似,通宵遽白煎。不应须下泪,只是为人然。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东风桃李年年在,化国光阴日日长。试数开元到今夕,几经繁盛几凄凉。

东晋群贤事已荒,却於纸上见清狂。茂林修竹今何在,一段风流付夕阳。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紫塞来时偶失群,追飞已隔万重云。人情所喜惟朋附,耳听孤鸣似不闻。

别后几如隔世人,閒中认得当年我。清风应傍笑谭来,明月不随门户锁。

积雪千峰迥,空林一鸟归。客愁南浦树,乡梦北山薇。风雨荒茅屋,兵戈老布衣。饥寒兼盗贼,出处寸心违。

垂弧门左当今日。恰过了、元宵六夕。喜妙龄秀发步蟾宫,信富贵、荣华莫敌。纪年甲子才三七。即翰苑、从容西掖。便从兹、谈笑觅封侯,更管取、寿延千亿。

下马汤家市,前村数里赊。败篱瓜少蔓,簇舍荳先花。

青天如水月如霜,万里无云杀气凉。夜半征人齐堕泪,胡笳声短雁声长。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自辟翘材馆,才随数路求。兰苕和露摘,橘柚带霜收。味适方调鼎,装轻不驾舟。有怀吟未尽,独鹤远出头。

同到长真寺,青山四面同。鸟啼花竹暗,人散户庭空。蒲涧千年雨,松门午夜风。旧游悲往日,回首各西东。

一色将苍玉,双堆作假山。峰峦妙天下,花草半岩间。旧瘦天风骨,新曦雨髻鬟。何人缘底恨,化石立孱颜。

禅径秋苔合,寒窗带雨痕。心真冥自契,句好与谁论。露冷蛩声咽,风微叶影翻。白云如有意,终日在前轩。

凉风吹远念,使我升高台。宁知数片云,不是旧山来。故人天一涯,久客殊未回。雁来不得书,空寄声哀哀。

斗酒从来诗百篇,世间庄语便哗然。蕙兰得志应无日,稊稗逢时却有年。何必怨尤难舍我,欲教平治直须天。生来不被蛾眉误,人谤人间无丽娟。

揽辔驰原隰,行行四牡骄。风烟方入眼,雷雨忽连宵。官事终期了,征途岂惮遥。经旬怀笑语,嗟我亦何聊。

秀岩万仞拔天起,划堮剜垠争怪诡。六花一夜积三尺,化作冰壶无表里。幼舆丘壑自不凡,何况有雪被此岩。天教管领清凉界,雪岩自号冰书衔。岩前列植梅松竹,三友相从吾事足。灵台片雪晛不消,吐作新诗动惊俗。有客有客山水仙,挥毫欲写雪洞天。敲门试惊袁安眠,莫作剡溪王子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