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侍郎

几人同去谢宣城,未及酬恩隔死生。
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作品评述

《送刘侍郎》是唐代诗人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写了与刘侍郎共事的友谊和对他离世的感叹之情。

诗中李端表示,有几个人与他一同前往谢宣城,但却未能完成回报恩情的任务,因为刘侍郎已经去世了。只有夜晚的猿猴才知道李端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为他们曾一起在峄阳的溪路上交往。最后一句“第三声”也许是指刘侍郎在世时常在那里唱歌,现在只有那峄阳的溪水声音依旧。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们几个人一同去谢宣城,
却未能完成对你的回报。
只有夜猿知晓我的思念,
在峄阳的溪路上第三次鸣叫。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刘侍郎友情的哀悼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描述夜晚的猿猴的叫声和峄阳溪的声音,展示了刘侍郎的离世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思考。整首诗凝结了友情与离别的情感,以及时光流转的无情。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友人刘侍郎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给诗中的离别情感增添了一层意味,使整首诗富有韵味。

作者介绍

李端,字正已,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唱和,号大历十才子。尝客驸马郭暧第,赋诗冠其坐客。初授校书郎,后移疾江南,官杭州司马卒。集三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岂弟更三郡,题评冠一乡。绳愆御史疏,补阙谏臣章。直叹牙弦绝,明嗟魏鉴亡。皇情应震悼,追贲盛龙光。

少年

丽泽南轩聚,俱曾辱异知。颛蒙初自释,诱掖信吾斯。虽叹行窝寂,犹亏筑室思。只同二三子,许学莫能移。

少年

九陌香泥。正楚馆欺寒,袅袅春鸡。两行帘底,银烛千枝。花市笑语声齐。喜盘行纤手,翦生菜、巧簇青丝。晚晴时。渐红蕖照眼,黄柳舒眉。东风旧家乐事,柰酒兴沉沉,*队**。小谱鸾笺,重楼羯鼓,生怕误却花期。好情怀都改,年光在、物换星移。误芳菲。想六桥灯火,犹绕苏

少年

石磴层层鸟道斜,仙家楼阁锁烟霞。丹砂已化黄金鼎,玉洞犹开白鹤花。铁简有云神永护,金钟无韵鬼曾楂。洞天福地阴阳合,胜事留传岂浪夸。

少年

冷日微烟渭水愁,华清宫树不胜秋。霓裳一曲千门锁,白尽梨园弟子头。

少年

楚山修竹如云,异材秀出千林表。龙须半翦,凤膺微涨,玉肌匀绕。木落淮南,雨睛云梦,月明风袅。自中郎不见,桓伊去后,知孤负、秋多少。闻道岭南太守,后堂深、绿珠娇小。绮窗学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宫,泛商流羽,一声云杪。为使君洗尽,蛮风瘴雨,作霜天晓。

少年

郡城至值夏,两日非宽程。奔走岂五愿,诏书促南征。出郭星未已,归棹月已生。问人水深浅,舟子喧未应。水石代之对,淙然落难声。危峰起夕苍,暗潭生夜清。江转风飒至,病肩难隐棱。添衣初嬾寻,忍寒良不能。近城一二里,远岸三四灯。望关恐早闭,驱舟秪迟行。多情半环月,久矣

少年

扶风宜甫,听余教旨。你从前、入道未是。终有洪禧,旧交朋、陆山后至。一一须、听他玄理。山头休去,此中居止。兼乞觅、庵粮便利。直待盈盈,恁时节、同将师礼。住十洲、大家欢喜。

少年

君嫌邻女丑,取妇他乡县。料嫁与君人,亦为邻所贱。菖蒲花可贵,只为人难见。

少年

惊秋思浩然,信美向巴天。独倚临江树,初闻落日蝉。哀荣悲往事,漂泊念多年。未便甘休去,吾宗尽见怜。

少年

欢悰眷春陶,凄怆感秋别。日予嵩华游,子亦返吴越。江海壮烟帆,山川险辕辙。虽殊水陆途,共抱辛勤辙。风涛各一方,云壑每同月。龙骛迥莫攀,凤举渺难掣。高情逸松乔,孤怀挺倪缺。远游信昭旷,独往惭薄劣。历览穷幽奇,岖嵚足怡悦。暌携何日并,努力崇令节。

少年

一壑亦易得,安得桂林林。道人偶见之,不是岁月深。

少年

小山绿曲涧,路断得藤阴。忽遇平生友,重论一片心。兴阑棋局散,意豁酒杯深。鸡唱俄惊觉,凄然泪满襟。

少年

红芳开绣户,碧草衬斜阳。楼上频回首,思君道路长。

少年

欹枕犹存舒卷声,覆寒时与寝衣更。价廉功倍人人燠,一幅春风造化成。

少年

日长深院小榴开,懒斗红妆傍镜台。偏爱双双飞燕语,自开珠箔放归来。

少年

四大假合本姓谭。前缘相遇弃俗缘。天下云游不住庵。功成行满赴仙

少年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

少年

嗅花风入鼻,掬水月浮身。夜静焚香坐,空山一个人。

少年

陇头人未来,江南春几许。惆怅玉笛声,吹落胭脂雨。

少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