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巴江

江声五十里,泻碧急于弦。
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
一汀巫峡月,两岸子规天。
山影似相伴,浓遮到晓船。

作品评述

《宿巴江》是唐代诗人栖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宿望巴江过夜时所感受到的景色和情绪。

江声五十里,泻碧急于弦。不觉日又夜,争教人少年。这首诗开篇即描述了巴江的景色和声音。江水流淌之声像是传过五十里的距离,如同琴弦奏响时的急促声音。作者在江边度过的时间不知不觉,感叹时光飞逝,让人倍感年轻的时光是如此短暂。

一汀巫峡月,两岸子规天。山影似相伴,浓遮到晓船。接下来,作者描述了巴江周围的景色。在巫峡的一角,有一轮明月升起,照亮了江面,而两岸的子规鸟不停地鸣唱。山影笼罩在江面上,仿佛陪伴着人们的船只一直到黎明。

整首诗以巴江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年轻时光的留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以景写情,以声写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宿望巴江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思绪。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水声音传过五十里,流淌得急速如琴弦。不知不觉,日子又过了一晚,时光真让人感到短暂。在巫峡的一角,一轮明月升起,照亮了江面;两岸的子规鸟永不停歇地唱着。山影笼罩在江面上,仿佛与人们的船只一同,一直延伸至黎明。

这首诗词描绘了宿望巴江时的景色和情绪。通过对江声、月光和子规鸟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融合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给人一种宁静而伤感的感觉。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也会被带入作者对时光的思考和对逝去年轻时光的留恋中。

作者介绍

栖蟾,居屏风巖。诗十二首。

诗词推荐

每日闲游西复东。随缘且过住尘中。杳杳冥冥今古在。蒙蒙。害风风里得飘蓬。公且只知浮蚁动,我今偏爱满堂红。照破当年昏暗事,空空。

堕巢拾槁枝,微火吹孤萤,风火一相得,须臾细烟青,暖焰遂腾上,凛冽回玄冥。君看金鼎火,其初亦荧荧,至理存橐龠,奇功挟风霆。笑谈缚三彭,指顾役六丁,超然出尘世,岂独制颓龄。劝君勿虚死,万过诵黄庭。

绿水满平郊,江莲辉幽渚。偷香一霎风,逞音无边雨。波间的皪笑,竹裹婵娟舞。异境看仙姿,萧然失烦暑。

一著机先用得亲,可怜穷子眼无筋。须知八法论书处,前箭犹轻后箭深。

一尺过江山,万点长淮树。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六月北风寒,落叶无朝暮。度樾与穿云,林黑行人顾。

花,花。落早,开赊。对酒客,兴诗家。能回游骑,每驻行车。宛宛清风起,茸茸丽日斜。且愿相留欢洽,惟愁虚弃光华。明年攀折知不远,对此谁能更叹嗟。

南天胡马独悲嘶,白首相逢话鼓鼙。野战频年沙朔外,旌竿高与雪峰齐。扁舟远泛轻全楚,落日愁看旧紫泥。早晚瑶阶归伏奏,独能画地取关西。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当有郡人知古意,栏街齐唱接篱篇。

百亩丹厓秀玉屏,山深日暗昼冥冥。黄冠指路香先入,蜡炬穿云火半青。仙家白鹿行千里,洞口青天似一星。安得真人开石壁,云中鸡犬洞中听。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数叶梧桐落短廓,一泓秋水湛银塘。调琴独奏猗兰操,啜茗清飘茉莉香。涕泣两年同贾傅,痴梦千载笑君房。於今不作武宁客,蓑笠渔竿日月长。

取次升沈论等差,云霄独不忘泥沙。常流对面如千里,密友终身似一家。魂梦因君游辇轂,书题为我寄烟霞。仲容到日还应说,半纪相思两鬓华。

去国头方黑,伤时鬓易丝。徙薪谋独验,击楫志空悲。尚想嘉猷告,曾闻大政谘。两楹歌昨梦,忍诵憗遗诗。

夹岸人家映柳条,玄晖遗迹草萧萧。曾为一夜青山客,未得无情过板桥。

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倒穴漂龙沫,穿松溅鹤襟。何人乘月弄,应作上清吟。

清羸隐几望云空,左掖鸳鸾到室中。一卷素书消永日,数茎斑发对秋风。菱花照后容虽改,蓍草占来命已通。莫怪人人惊早白,缘君尚是黑头翁。

古岸绿蒲老,春帆逆水轻。烹鲜聊以芼,泝险复兼程。可用兹时乐,无将远道惊。曾为江上客,因赠北行人。

当场弄出百般奇,傀儡棚中老偃师。满眼机关无着处,到头线索有收时。

仙骨清羸,沈腰憔悴,见傍人、惊怪消瘦。柳无言,双眉尽日齐斗。都缘薄幸赋情浅,许多时、不成欢偶。幸自也,总由他,何须负这心口。令人恨、行坐儿断了更思量,没心求守。前日相逢,又早见伊仍旧。却更被温存后。都忘了、当时僝僽。便掐撮、九百身心,依前待有。

会老三人似颍川,同生绛县免疑年。尊常有酒何妨醉,事每无心即是仙。俭欲固应知足足,忘形谁问是肩肩。香山已写丹青像,洛诵仍凭副墨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