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送张肖甫出计闽广(其二)》
拼音和注音
luò rì zhōng yuán kàn yǐ jiàn , qīng qiū dà hǎi bàng dēng tá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登台:(动)走上讲台或舞台:~演讲|~演出。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落日:(名)夕阳:~余晖。
大海:外海,并不封闭在海岬之间或不包括在海峡之内的那部分海洋。
清秋:冷清的秋天。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司农飞挽七闽开,刍粟如山百粤来。
落日中原看倚剑,清秋大海傍登台。
三城羽檄单于过,十道军储使者回。
郎署即今多顾问,谁怜魏尚有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