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次韵择之夜宿进贤客舍》
拼音和注音
bái rì zhào hán yě , miǎn rán qiān lǐ p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白日:1、白天2、太阳3、泛指时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日照:一天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日照长短随纬度高低和季节而变化,并和云量、云的厚度以及地形有关。夏季我国北方日照长,南方日照短,冬季相反。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白日照寒野,缅然千里平。
驰晖一以没,浩荡惊飙生。
露彩林表见,月华波上明。
同行鲁狂士,忽发商歌声。
洗耳金石奏,信知尘累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