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米於如晦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
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
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
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作品评述

《贷米於如晦》是宋代梅尧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举家鸣鹅雁,突冷无晨炊。
大贫丐小贫,安能不相嗤。
幸存颜氏帖,况有陶公诗。
乞米与乞食,皆是前人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的困境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举家乞讨的情景,鹅和雁的叫声代表了贫困的家庭。清晨的突然寒冷使得没有早餐可吃。作者指出,无论是大贫还是小贫,都会遭受人们的嘲笑和轻蔑。然而,尽管处在贫困之中,作者仍然能够欣赏到前人所留下的颜氏帖和陶公的诗作。通过对乞讨食物和乞讨稻谷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贫困和社会不公的思考和感受。通过描绘贫困家庭的景象,作者展示了他们的无奈和困境。诗中的"丐"指代乞讨者,与"贫"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贫困的程度。诗中的"颜氏帖"和"陶公诗"代表了前人的文化遗产,显示出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追求。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乞讨行为的思考,认为乞讨食物和稻谷都是前人为所创造的现象,暗示贫困并非个体的错,而是社会问题。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的思考,展示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对社会现象的觉察。同时,诗中蕴含的对人性的思考也使得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火轮穷旷劫,初度起秋毫。一寸心能照,三千界莫逃。许吾无乃过,竟此未相遭。使有相遭处,天其损我高。

夫君遗我菊浮屠,分得清香供读书。突兀便高三数尺,层层画影绿扶疏。

梅簇茺台自可羞,相君爱赏忘宵游。未言美实调羹味,且芦清香泛酒瓯。

略得花边一欠伸,罗衫归去满缁尘。鸣鸠乳燕空多思,苦雨凄风不贷春。

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鹘起危巢时磔磔,鹿鸣深涧暮呦呦。人生适意方为乐,甲第朱门秖自囚。

天子思茂宰,天枝得英才。朗然清秋月,独出映吴台。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蠖屈虽百里,鹏鶱望三台。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绿水寂以闲,白云有时来。河阳富奇藻,彭泽纵名杯。所恨不见之,犹如仰昭回。元恶昔滔天,疲人散幽草。惊川无活鳞,举邑罕遗老。誓雪会稽耻,将奔

建安谋首先文若,武德机神重伯襃。此士不妨门第美,于今景仰太山高。卓哉二贤强百万,何较九牛於一毛。异代爱才尊尚意,纷纷萎腐见儿曹。

身留瘴疠地,家住水云村。何事怀三径,无才叩九门。秋风吹旅思,夜雨滴归魂。目断岷峨路,烟深夕照昏。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

秋日苦短秋云多,北风萧萧洛水波。□□□□□□□,长林撑空叶余柯。鸣雁高飞去不息,晚花悠悠能几何。洛阳经年客未去,岁暮搔首空悲歌。

汉家规地遍青蒲,绣扆恩深拜命初。朱画车轓频出守,仙移院额别修书。贡图星橘兼苞柚,宴筯金齑和鱠鱼。奉计不应三满岁,荷囊法许从雕舆。

士有修身者,娟如女在房。刈兰供作佩,采菊当为粮。春树翻疑雨,秋花却耐霜。从来舆涉意,晚棹转微茫。

春入茶山梦未回,闲情独爱一枝梅。团圞要共邻僧借,不怕铜瓶带月来。

山期须早赴,世累莫迟留。忽遇狂风起,闲心不自由。

雨声不断垂檐竹。清歌唤起清眠熟。洞户有余花。同倾细细霞。酒行如过雨。雨尽风吹去。吹去复盈杯。一春能几回。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瑶编对秉初修笔,粉署同携夜直衾。虎既蒙皮甘搏噬,鹤因疮羽久呻吟。尽归一网机犹浅,横说三网害最深。想到鄮山多暇日,轲书毋惜细研寻。

鹿鸣旧籍晚重看,翰墨场中兴久阑。同榜诸郎皆举首,老夫安得不衰残。

习静心方泰,劳生事渐稀。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一双垂翅鹤,数首解嘲文。总是迂闲物,争堪伴相君。

莫想银丝脍,冰盘一醉吞。好为玉带佩,朝谒九重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