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董以宁的《兰陵王.别怨》
拼音和注音
gū fù nú nián èr bā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二八:十六岁。
孤负:同‘辜负’。
董以宁
董以宁(约公元一六六六年前后在世),字文友,武进(今江苏省武进市)人,清代初期诗人。性豪迈慷慨,喜交游,重然诺。明末为诸生。少明敏,为古文诗歌数十万言,尤工填词,声誉蔚然。与邹只谟齐名,时称“邹董”。又与陈维崧及只谟有才子之目。著有《正谊堂集》和《蓉度词》。其中《蓉度词》中大量的“艳体词”作品又尤为学界所争议。
原诗
春光削。春到归期怎捺。
怎郎家、兀自萍游,念四桥头娱芍药。叹芳华一霎。
孤负奴年二八。
堪怜是、昨夜东风,满地都将残花撤。燕尾池中掠。
正閒看鸳鸯,迎波轻呷。荼蘼又把裙勾搭。
待诗题锦字,倩鱼相寄,韵险愁多还剩押。
闷把荼蘼嚼。罗袜。薰香鸭。更岕茗亲煎,云浮绿脚。
先将榴齿微微刷。取绣绒银剪,轻修指甲。
归来戏把檀郎招。风流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