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帐前斫案决大议,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作品评述

《赤壁》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帐前斫案决大议,
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
周郎焉敢破王师。

诗词的意境描绘了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场景。赤壁之战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曹操率领大军进攻刘备和孙权。诗词开头的"帐前斫案决大议"意味着在军帐中,领导者们在研讨如何应对曹操的进攻。"斫案"意指重拍案子以示决定,"决大议"则表示做出重要决策。

接下来的句子"赤壁火船烧战旗"描绘了赤壁之战中孙权的策略。赤壁之战中,孙权利用火攻的计策,派出火船烧毁曹操的战旗,造成混乱和恐慌,为孙刘联军取得胜利创造了机会。这一句也表达了作者对孙权智谋的赞赏和敬佩。

最后两句"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表达了对曹操的讽刺。"曹瞒"指的是曹操,"忠汉室"指代汉朝的皇室。诗词表达了如果曹操真的效忠于汉室,那么周瑜又怎敢破坏曹操的战斗计划呢?这是对曹操自私和不忠诚的批评。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展现了作者对孙权智谋和曹操虚伪的思考。它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忠诚和智慧的崇高追求。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诗词引发读者对忠诚、智谋和历史意义的思考,并赋予了这段历史以永恒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诗词推荐

扬州桥边少妇,长安城里商人。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青草湖边草色,飞猿岭上猿声。万里湘江客到,有风有雨人行。树头花落花开,道上人去人来。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几度三台。闻身强健且为,头白齿落难追。准拟百年千岁,能得几许多时。

清秋万里兴,力疾上层台。岁熟雉兔饱,风高榆柳摧。晚篁元自绿,幽菊为谁开。寂寞无人问,乡书久不来。

轻财重义真公子,长策沈机继武侯。龙节坐持兵十万,可怜三蜀尽无忧。

策马长郊羡子真,独赢风物与诗论。惊飞雁鹜投前涧,归去牛羊识旧村。暴涨溪声闻远近,久阴山气乱朝昏。异乡我亦嗟游宦,莫说啼鹃有怨魂。

冤有头,债有主。偶因失脚倒地,至今怨入骨髓。

绕岸车鸣水欲乾,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那知世界宽。

空使蜀人思董永,恨无汉剑斩丁公。

二月复二月,韶光尚可留,雪消深涧低,花发旧枝头。万木寒威解,千峰翠色浮。有谁知此意,相共倚危楼。

终日泥行足半胝,中桥望见已多时。一篙不得风漪力,早被青帘圣得知。

玉溪秋月浸寒波。忍持酒、重听骊歌。不堪对、绿阴飞阁,月下羞蛾。夜深惊鹊转南柯。惨别意、无奈愁何。他年事、不须重问,转更愁多。

冰盘未荐含酸子,雪岭先看耐冻枝。应笑春风木芍药,丰肌弱骨要人医。

身在山中不见山,兴来骑马到江干。幽忧本藉登临释,逼仄还因笑语宽。半岁相从终岁别,束书可作素书看。我虽无友不如己,却恐君思取友端。

春草池塘,茸茸短碧通芳信。更饶华润。不解膏霜鬓。池上诗翁,别带超遥韵。阳和进。香苞翠晕。物物皆沾分。

廉崖千仞孰能干,一见令人毛发寒。可以人而不如石,我当为石共衣冠。

太玄矿故在,原道涂犹迷。一朝无渣滓,仙派起帘溪。未能及鳏寡,不虚五纬奎。

羽仗霓旌去不还,空余菊水照人寒。至今山下无枯草,便是田家九转丹。

旨哉哲人语,有道亲为传。清流出万壑,千载此两贤。谁倾六月雪,洗我一片天。妙趣不可极,如此山中泉。

春驴仙客到诗家,为赏临溪好杏花。山佃驮柴出换酒,邻翁陪坐自捞虾。

刘晨阮肇事多非,今日凭君子细推。谩使仙宫由色慾,却将紫府貯奸欺。洞中清净难容杂,穴里幽冥易变奇。大是世人迷不悟,几人丧命为狐狸。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