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董其昌的《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十九)》
拼音和注音
dé shī hún wàng wén sāi shàng , chūn qiū chéng pǐ běi zhēng n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春秋:(名)①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正富(年纪不大,将来的日子很长)。②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的《春秋》曾由孔子修订。后来常用为历史著作的名称。③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因鲁国《春秋》包括这一段时期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划为春秋时代。
塞上:边境地区。亦泛指北方长城内外。
得失:(名)①得益和损失;成功和失败:不计较个人~。②好处和坏处;利弊:各有~。
秋成:秋季成熟。收获;收成。指秋季成熟的庄稼。
董其昌
不详
原诗
平生挥麈解围谈,名理尤从老境谙。
得失浑忘闻塞上,春秋成癖北征南。
潜虚祗用龙初九,忌满何如月出三。
可道太玄犹寂寞,好玄今巳有桓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