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

一番风雨送寒来,底事开炉炉未开。
寄语参玄诸上士,冷湫湫处且相隈。

作品评述

《偈颂一百五十首》是宋代释心月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风雨送寒的景象,并通过对冷湫湫之处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寄语参玄诸上士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番风雨送寒来,
底事开炉炉未开。
寄语参玄诸上士,
冷湫湫处且相隈。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表现了风雨送寒的景象。作者以风雨的形象来描绘季节的变迁,暗示着寒冷的到来。第二句“底事开炉炉未开”暗示着温暖的炉火尚未点燃,寓意着寒冷的天气还未完全到来。

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风雨和寒冷的意象,通过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季节的转变和气温的下降,给人一种清冷凄凉的感觉。

其次,诗中的“底事开炉炉未开”的表达方式独特。通过这样的形容,诗人巧妙地将冷的寒冬与温暖的炉火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温暖与寒冷并存的氛围,给人一种期待温暖的心情。

最后,寄语参玄诸上士,冷湫湫处且相隈。这句寄语意味着作者将这种寒冷的季节与参玄修道的士人相联系。冷湫湫之处意味着修行者在严寒的环境中进行修炼,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升华。作者通过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寄托情感,鼓励修行者在寒冷的环境中坚持修行,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风雨和寒冷的描绘,以及对参玄修道者的寄语,表达了对季节变迁和修行精神的思考。它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给人以冷峻而深远的诗意,引发读者对生命、自然和修行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南国骚人忆薜萝,每逢尊酒一酣歌。隔年乡信春前至,入夜归心梦里过。旧路渐随燕树远,故山偏傍越溪多。阳和到处流澌尽,时送东风与碧波。

术传卢扁字钟王,底事来游便趣装。熟路也知车载稳,清时何用剑生铓。鸡鸣函谷三更月,枫落吴江两岸霜。归到苕溪寻旧侣,画船诗酒水云乡。

古锦裁诗句,班衣戏坐隅。木奴今正熟,肯效陆郎无。

监官州牧趣修围,里正喧呼急报饥。店舍无烟鸡犬静,山村桃李已空枝。

小亭终日倚阑干,树树梅花看到残。只怪此翁常谢客,元来不是怕春寒。

去年湖上看花时,拍槛呼鱼酌酒卮。鱼计主人已非昔,犹惊故处上钩迟。

膏润滋松雨,孤高表竹君。夜碪寒捣玉,春几莹铺云。越地虽呈瑞,吴天乃策动。莫言名晚出,端可大斯文。

才名曾道相君知,少忍黄梁数日炊。堪笑南湖愈疎拙,相逢无话说多时。

谈天客子昼敲门,相对晴窗话一樽。到底忘言方是妙,梅花枝上看乾坤。

晚花残雨风帘卷。卷帘风雨残花晚。双燕语虚窗。窗虚语燕双。睡醒风惬意。意惬风醒睡。谁与话情诗。诗情话与谁。

瘦缠金锁惹朱楼,一别巫山树几秋。寒想蜀门清露滴,暖怀湘岸白云流。罢抛檐果沉僧井,休拗崖冰溅客舟。啼过三声应有泪,画堂深不彻王侯。

竟岁不得面,移书焉用频。我方得吾弟,今岂有斯人。海内友非少,谈间子独亲。醉余无浪语,尤见醉中真。

梅蕊雪残香瘦。罗幕轻寒微透。多情只似春杨柳。占断可怜时候。萧娘劝我杯中酒。翻红袖。金乌玉兔长飞走。争得朱颜依旧。

云嶂天涯尽,川途海县穷。何言此地僻,忽与故人同。身负邦君弩,情纡御史骢。王程不我驻,离思逐秋风。

江堤阅暗流,漏鼓急残筹。片月低城堞,稀星转角楼。鹤媒华表上,sV鵊柳枝头。不为来趋府,何因欲曙游。

吹杀梅花影里灯。

风送香来草木灵,寿松何事不重青。日当亭午禅扉静,药杵声中鹤梦醒。

我爱古竹枝,每歌必三反。孤舟上荆巫,天末未觉远。最奇扇子峡,恨不遂高遯。荆棘蜀故宫,烟水楚废苑。至今清夜梦,百丈困牵挽。人生如寄尔,勿叹流年晚。

雁荡山头鴈,如随太守来。秋风既与至,春日定同回。上宰无忘旧,明时必用才。自於章句老,经册向萤开。

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提携凌太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