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斋居感兴二十首(其十二)》
拼音和注音
dà yì tú xiàng yǐn , shī shū jiǎn biān 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诗书:诗书shī-shū∶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简编:内容简略的著作,也指某一著作的简略本。泛指书籍。
书简:书简shūjiǎn书信旅欧书简。
图象:画像;描绘。画成的人物形象;肖像。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大易图象隐,诗书简编讹。
礼乐矧交丧,春秋鱼鲁多。
瑶琴空宝匣,弦绝将如何。
兴言理馀韵,龙门有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