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立春》
拼音和注音
kōng shān yuè shàng xuě wèi xiāo , tǔ niú jī suì chéng dōng j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空山:空旷的山谷。
东郊:西周时,特指其东都王城以东的郊外。周灭商后,迁殷民于此。泛指国都或城市以东的郊外。
土牛:土牛tǔniú∶远看似牛的,堆在堤坝上准备抢修用的土堆∶泥土制的牛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空山月上雪未消,土牛击碎城东郊。
报道春来春不见,朝来试看梅花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