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韩淲的《立秋后一日闻雨》
拼音和注音
qiū lái biàn jué yǔ xiāo xiāo , liáng rù xī fēng bǎi lǜ x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西风:从西边吹来的风。亦指我国秋季所吹来自西方或西北方向的季风。西方国家的风尚、潮流。比喻腐朽没落的力量或气势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原诗
秋来便觉雨萧萧,凉入西风百虑销。
夜静竹窗声自起,昼閒松院影长摇。
苦无车马能来往,却有樵渔破寂寥。
涧水已添流渐远,市尘浑不过浮桥。